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施翼玲 《中国教师》2008,(22):31-33
走进小学语文课堂,你会神奇地发现:在一位优秀老师的引领下,原本死气沉沉的课堂,会变得生机盎然;原本吵吵闹闹的氛围,会变得宁静平和;原本昏昏欲睡的学生,会变得精神抖擞。这一切得益于什么?一句话,得益于老师的课堂语言评价艺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上学生的脑力劳动效率。教师的语言修养直接体现在教师的课堂评价艺术中,教师的课堂语言评价艺术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施翼玲 《广西教育》2013,(25):40-4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定义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崔峦提出,在阅读教学中,要从语言文字人手,把握文本内容,体会情感而得意;更要关注语言形式、表达方法而得言。然而,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常常忽视语言的学习运用,忽略学生的已有水平,缺少学习方法的指导,而侧重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甚至是与语文学习无关的内容。教师按部就班地开展教学,完成识字、学词、理解内容等任务,很多学生不曾习得阅读方法,没有养成阅读习惯,阅读能力没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