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体育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旷玉妍 《考试周刊》2012,(84):18-19
苏童的小说贯穿“少年”、“女性”、“家族”三大核心主题.其以家族为母题的小说素有“家族历史小说”、“家族生态小说”之称。在这类以“家族生活”为题材的家族小说中,意象的抒写达到了较强的悲剧效果.为读者谱写了一曲曲家族悲歌的同时.体现了淡淡的人文关怀.彰显了苏童家族小说创作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旷玉妍 《考试周刊》2011,(73):29-30
《论语》是一本集合了孔子及其门下弟子言行的智慧语录,它所体现的儒家先贤思想流传至今影响后世。其中“仁”的思想贯穿于孔子思想体系的全过程.成为孔子思想的核心部分。“仁”不仅体现了孔子对道德及人文精神的关注.而且展示了孔子仁爱、博大的精神风范。  相似文献   
3.
旷玉妍 《考试周刊》2010,(20):25-26
沈从文是京派小说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位作家。这位来自蛮荒一隅的“土著”作家用田园牧歌式的笔法构建着他的“希腊小庙”——理想的湘西世界。在这个独特的世界里,乡村少女以其健康、质朴的自然美和人性关成为偏远湘西一道亮丽的风景。对她们形象的分析和把握对于进一步了解沈从文等京派作家的人生理想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谐音是运用相近或相同的字音表达特殊效果的一种语言现象。探讨和研究谐音现象,既有助于理解和掌握汉语的表达与交际,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还可以探究词语的文化(源,发掘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谐音给社会生活带来的作用及价值不容忽视,它所带来的语言规范问题同样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5.
对于许多文学创作者来说,乡土始终是一个巨大的诱惑,也是作家们无法回避的情节和母题。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发迹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期,从早期鲁迅的启蒙式批判到三四十年代沈从文的田园式抒写.不难发现乡土小说写作视角由“启蒙”到“乡下人”的转变。对这两种写作视角的审视与解读,有助于理解和把握乡土文学的演进过程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电影美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影是人类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产物,是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普通银幕到宽银幕,从二维平面电影到立体电影、全景电影的过程。它以银幕上的画面与声音为媒介,集叙事、达意、娱情的艺术,综合性很强,涉及的范围很广。本文作者仅从美学角度审视电影给大众带来的美感,并谈及几点对电影美的思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