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引起了教育方式和教学过程的深刻变化,而且改变了教师分析和处理教育教学问题的思路。因此,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只有得到培养与提升,他们才能成为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善用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工作者。一、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包括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是在认识、态度层面上的内容,即对信息、信息社会、教育信息化的认  相似文献   
2.
天高任我飞     
黄澄澄的麦浪在阳光下此起彼伏,一群红领巾正挥动着镰刀,辛苦劳作,身后留下了一茬茬整齐的麦梗。这群红领巾就是来自湖北省荆门市实验小学的队员们。为了给队员们提供健康成长的广阔空间,荆门市实验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课文所包蕴、表达的情感很丰富,如因成功感到愉快,因失败感到悲痛,因受辱感到愤怒,因美好事物产生爱慕之情,因丑恶现象产生憎恶之感等等。扣课文情感,写情感作文,是读写结合的一个有效途径。扣童心之趣写生活之真明人李贽说:“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者。”可见童心之趣在感情中的位置。童趣中不泛拙趣。如《小猫  相似文献   
4.
《后汉书》李注引《诗》标注位置时有错误,个别地方把序文当作正文。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是信息化社会,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对教育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本文从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与其他学科相整合等方面作了详细阐述,尤其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道德培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后世的一些人常常因为孔融未参加邺下活动 ,或未被陈寿提及 ,或未为曹丕《典论·论文》之前的舆论认可 ,而对其“建安七子”的身份表示质疑。这些人实际上犯以一偏概全、历史误读、或以前否后的错误。一些人由于过分强调孔融、曹操之间的矛盾 ,企图从政治上否定其七子身份。实际上孔融与曹操曾一度休戚与共。其他人从孔融创作与其他六子的个性差异出发 ,企图从文学上否定孔融的七子身份。但事实是孔融的作品也有建安文学的一般特征 ,即气盛与辞丽  相似文献   
7.
试论北宋文人的人格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文人面临济民与忠君、达己与达人、欲与理等矛盾。它们形成主体深刻的人格矛盾,即本我与超我的矛盾。文人平衡这种矛盾的方法是公私分离。公私分离要求先公后私和公显私隐。  相似文献   
8.
通行的古代文学作品选教材注释竞相采用后人的研究成果,但错误严重。且忽视学术规范,内容粗浅。因此作品选教材不仅应采用权威古注,还应采用其原文夹注这种形式。对文学经典及其权威旧注满怀"温情与敬意",应是古代文学作品选教材注释的基本态度。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老师在课堂上准确地把握三个维度,让文本、教师、学生完全处在一个相互平等的层面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潜能,使整个教学过程呈现了既有探究,又有协商;既有质疑,又有感悟;既有合作,又有个性突现的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0.
南朝人对建安文学的接受非常注重品人辨体。品人主要表现为对丕、植的推尊与对刘、王优劣的论争;辨体主要表现为区分建安文学与其他时代文学、探讨建安作家的渊源以及评定相关文体的代表作品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