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刊在2013年第10期刊发了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赵志伟老师的《谈谈语文教师的基本功问题》,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和热烈讨论.编辑本期杂志,笔者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诚然,“坐而论道者能起而行之,所要加于入者必可行于己”.教师应该比学生更善于学习. 教师应该比学生更善于阅读.阅读的方法有多种.不假前说,素读原典是一种.  相似文献   
2.
正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为社会所关注。"国学热"、高考加分、民间语文读本编选流行等,成了人们讨论的热点。面对热议,广大一线教师却在默默地耕耘,静静地思考着。孟子说:教亦多术,选入本期的文章可以对此作诠释。中学作文训练和考试倡导"文体不限"。有老师担心这种"淡化文体"的作法背后是文体意识的薄弱。长此以往,恐广大学生下笔成文,都变成  相似文献   
3.
关于写作的意义,古今中外的伟大作家有很多高论。《左传》上说,人生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杜甫在《偶题》诗中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说的都是写作的重大。初学写作者往往还未动笔,就先望而生畏。也有鼓舞人心的。博尔赫斯说:我写作是为了光阴流逝使我心安。巴金说: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和统编语文教材的试行,语文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情境等成为语文教学研究的热词。前三者著述丰富,老师们在一线教学中积累了很多案例,达成了一些共识。关于“情境”,深入的探讨却不多。  相似文献   
5.
正近几年来,语文教育兴起一股"国学热",推崇者认为增加"国学"内容、让学生"读经"可祛中小学语文学习低效之弊,且有助于拯救世道人心。这样的论调让人不免有太阳底下无新事之叹。"国学"与语文教育、中学生语文程度的关系,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上早有公论。1933年朱自清在《独立评论》第65号上发表《高中生国文程度一斑》,针对社会上批评高中生国文程度"远不如二十年前的中学生",指出:  相似文献   
6.
遥望远方     
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新一轮课改正稳步前进。改革是试金石,新的教育教学情境,面临新的挑战,新的教育教学智慧和思想也在锻造和提炼。新中国的语文教育已经走过了70多年的路程。从“双基”目标到“三维”目标,再到现在的“核心素养”目标,语文课程目标的嫗变,使得课程教材建设也不断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燃灯者     
2019年末,笔者到上海松江二中,参加上海市高中语文教研员范飚老师组织的第八次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教学研讨活动。寒冷的冬日,偌大的教室里坐满老师。新教材在体例和体量上的变化,即使是任教十多年有经验的老师,也会感到有压力和困难。在现有教材体系下,教研员带领教师认认真真地试教、观摩、研讨,无疑解答了很多老师教学上的困惑,更有意义和令人敬佩的是,他们面对新问题、新挑战平心静气、逐一探讨的态度和在实践中求真求实的精神。  相似文献   
8.
曹明海老师说,阅读生活是最为美丽的(见本期"名家"),我为之动心.我想起自己的阅读经历.少小离家,陌生的环境让我倍感孤单.某天,我拿起一张报纸阅读,眼前顿时明亮.我清晰记得一篇文章讲某地发现特大木薯,并附有图片.我来自乡间,木薯是常见物,却未曾见过如此大的木薯,这让我惊奇不已.更令我惊奇的是,我感觉阅读并非难事,即使有些字词不懂,也可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阅读的世界原来如此神奇.一位藏书颇丰的邻居慷慨赠书百册,更让我沉迷其中.  相似文献   
9.
遥望远方     
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新一轮课改正稳步前进。改革是试金石,新的教育教学情境,面临新的挑战,新的教育教学智慧和思想也在锻造和提炼。新中国的语文教育已经走过了70多年的路程。从“双基”目标到“三维”目标,再到现在的“核心素养”目标,语文课程目标的嫗变,使得课程教材建设也不断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