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氦是元素周期表中一种普通的惰性气体元素。然而现代低温物理与技术的发展都和氦有着密切关系。 1868年有人利用分光镜观察太阳表面,发现一条新的黄色谱线。经核对,这条谱线并不属于任何已知元素,当时认为此谱线为太阳上的某个未知元素,命名为helium(氦),直至1895年英国化学家拉姆齐(1852~1916)将钇铀矿置于硫酸中加热,得到一种新的惰性气体并用光谱实验确认这种气体就是1868年所发现的所谓太阳上的元素氦。  相似文献   
2.
伟大的科学家牛顿于1687年在其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发表了万有引力定律,得出所有物体之间都有万有引力作用的结论.从而把天体的运动同地面的物体运动纳入到统一的框架之中,实现了人类科学认识的一次重大综合和飞跃,自从那时起研究  相似文献   
3.
运用“诱思探究”教学理论,结合大学物理教学的实际,更新教学观念,进行教改实践,在教学中,努力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攻”的四为教学思想,启发诱导学生对大学物理教学中的有关问题开展积极的思维探究活动,以培养、发展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进而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对光本质认识的发展历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晏世雷 《物理教师》2007,28(6):46-47
人们对于光的认识,在历史上,中国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墨子在《墨经》中的记载,西方可追溯到欧几里得在《反射光学》中的记载,这两本古书中均有大量光学现象和成像方面的描述.其后,人们探索和理解光的本质的步伐也从来没有停止,在17世纪,以牛顿学派认为的光的粒子说和以惠更斯学派认为的光的波动说展开了激烈争论,  相似文献   
5.
在有效场理论和切断近似的框架内,研究了二模磁场中随机晶场作用的混合自旋横向Ising模型的临界行为.在T-h相图中,晶场浓度对有序相的影响需要将二模磁场分段考虑;大的晶场和适当的晶场浓度有利于二级重入相变现象;但横场对三临界点的作用值得更多研究.在T-D相图中,负晶场比例较大降低有序相,正晶场比例较大增大有序相;强二模磁场和横场都抑制有序相,但强二模磁场有利于三临界点的出现,而横场抑制三临界点.在T-Ω相图中,晶场和晶场浓度对有序相范围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晏世雷 《物理教师》2002,23(5):48-50
在 2 0世纪的 1 0 0年中 ,物理学的研究有了飞速的发展 .世纪初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两大现代物理学支柱的建立 ,对物理学、乃至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激光科学、核科学、半导体科学等学科的发展无不与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密切相关 .就半导体科学技术而言 ,它以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作为重要支撑 ,以第一只晶体管的发明作为重要契机 ,5 0多年来半导体科学与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全球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众所周知 ,支撑IT产业发展的核心是半导体技术的快速发展 ,正是有了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 ,才有了我们今天各种现代化的高智…  相似文献   
7.
在有效场框架下,运用切断近似的方法,对三维键无规Blume--Capel模型(BCM)的相图进行了研究.具体分析了三临界点(TCP)随两种无序因子的变化关系,讨论了稀疏晶场和键无规对相图特征的具体影响,并给出相应的相图.  相似文献   
8.
大学物理学科教育中应该加强"研究性学习"的指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内较广泛地开展了“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笔者认为,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同样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本文从“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出发,分析了在高等教育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而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在大学物理学科教育中渗透“研究性学习”指导的教学,进行了一些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杨真  晏世雷 《文教资料》2012,(14):123-124
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是时代赋予高等院校的使命,苏州大学通过实施"莙政基金"项目,积极为学生搭建科技创新实践平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活跃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与能力,发展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能够运用智慧和科技才能服务社会的优秀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