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1.
<正>朱光潜说:“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其中,以自然山水为描写对象的散文,又与诗歌的血缘关系最为亲近。因此,我们可以从意象、意境、意理等角度出发,品读散文《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感受其诗意与理趣特征。一、平凡意象的撷取这篇散文撷取的主要意象为“路”“小溪的水源”“鼠麹草”“菌子”“有加利树”“野狗”“麂子”,等等。这些意象构成了那个业已消逝了的山村的旧有的、鲜活的生命场。  相似文献   
2.
<正>【专题解释】精读《玩偶之家》第三幕,联读全剧,抓住人物言行前后的变化来分析娜拉和海尔茂的性格,理解他们之间矛盾冲突的本质及戏剧冲突的作用。【预习任务】1.梳理矛盾冲突的类型,并简述矛盾冲突的具体表现。2.分析矛盾冲突的本质,以分析娜拉与海尔茂的矛盾冲突为主。3.从人物形象塑造、剧情结构安排、主题思想呈现等角度去探究矛盾冲突的作用,并分析"逆转"手法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劝学》《师说》的“学习提示”部分这样提示:“阅读时,要注意联系作者的思想主张和写作背景来理解文章的观点,分析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这强调了要开掘出荀子《劝学》、韩愈《师说》“议论的现实针对性”。只有全面而非片面、深刻而非肤浅的阐述,才能契合本单元学习任务“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要求。笔者试着来阐释此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区别 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的《大卫·科波菲尔》(节选)采用的是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叙述.这里的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可分为两种视角:成年的“我”追忆往事的视角和儿童的“我”正在经历事件的视角,前者是一种外视角,有着全知的特点(这种全知是相对于儿童体验视角的限知而言的);后者属于内视角,有着限知的特点.成年的“我”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学习任务安排:学生阅读李勤印的《教读宋词:不能忽略长调慢词中的虚字》一文,了解虚字及其在宋词中的作用,并将自己阅读所获得的体验、启发迁移到《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学习中,思考虚字在“联结词脉”“呈现声情”“强化议论”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烛之武退秦师》文本中,左丘明主要塑造了四个人物,如果我们依照"礼义"与"利益"来给他们分组的话,晋侯、烛之武主要偏向"礼义",而秦伯、郑伯主要侧重于"利益"。而且这两组人物的活动是存在于同一时空的,几乎同步的,左丘明之所以塑造具有"礼义"与"利益"对立的两组矛盾,让"礼义"与"利益"进行政治博弈,其目的就是为了呈现...  相似文献   
7.
新教材必修下第一课的整合学习策略主要依照课程标准、教材、学情开展、推进,强调学生的主动、有为,将所接触到的、实践的知识进行结构化,进而改变以往被动的、碎片化学习和识记的低效性。一、文言词语的积累、梳理与探究文言文的学习始于对文言词语的积累与梳理,终于对文本中所蕴含的思维、审美和文化的理解。因此,如果没有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的积累与梳理,是不可能真正走进文言文文本的,更遑论对文本进行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