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对由屈原、庄子分别代表的先秦时期具有楚文化形态的儒家文化系统与道家文化系统的思维存在进行的文化观整合,从政治哲学层面切入,是不同文化立场、思维样法的代表者一种同属于乱世的不同治世理想。屈原具有德性、理性精神的法治模块准备,庄子强调“为无为”“天人合一”的自然行为,解析二者的差异是透视儒道政治思维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东北作家阿成《咀嚼罪恶》的创作思维受到 2 0世纪 90年代文学发展转型期的影响 ,在新写实主义的文本解构中突出人性的张力话语 ,在审丑的文学机制中渗入哲学同构的迷惘含义 ,在非道德化思潮的涉予中赋受众以揭示伦理形态 ,但没能更好地指向出新的人文理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