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风华正茂的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最难把握的阶段——青春期,他们复杂脆弱的心理所带来的影响给高校管理带来了一些难题.本文拟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大学生情绪上的众多变化试加探寻.  相似文献   
3.
只有到了新感觉派的出现,中国的都市文学才真正以令人震撼的面目登上了文学的舞台.倏忽的都市生活是新感觉派追逐的目标,他们把它定格成变幻莫测的艺术画面;都市、都市经验、日本新感觉的影响对新感觉派的都市文学抒写决定意义;都市成就了新感觉派,也毁掉了新感觉派.  相似文献   
4.
论张爱玲的悲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是20世纪40年代上海沦陷区的传奇女作家,其文学创作焕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张爱玲善于截取“软弱的凡人”的心理和情感来透视日常生活中的无意义和绝望。笼罩于张爱玲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是无法消解的虚无和绝望。  相似文献   
5.
如何得体地称呼别人,以表示自已热情、谦恭、有礼的态度,这是我们在和人交往时首先遇到的问题。心理学家认为:在社会交往中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承认和信任,期望得到别人的敬称,这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价值所显示的一种最普遍的“自我渴求”。因而恰当的称呼,不仅能体现称呼者良好的道德修养,也是表现对被称呼者尊重的一种重要方式。在世界各地,对不同年龄、性别、社会地位的人,称呼语也是各式各样的尤其是在中国,由于汉语丰富的内涵和东方人独特的思维方式,使得称呼语更加繁复多姿。本文拟从敬称、谦称两方面,对汉语的称呼词稍作…  相似文献   
6.
论《水浒传》的狂欢化叙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浒传》所写的是一群强盗的故事,把《水浒传》故事的意义合理化显然很徒劳。《水浒》的叙事和接受心理可以用巴赫金的狂欢理论进行阐释。《水浒传》中有一些粗俗、荒唐的场面,很多人物行为极为疯狂,充满暴力。作者创造了梁山泊这样一个没有等级制度、人人平等的狂欢化场所。作者还以“亲昵化”的描写,消解了强盗的可怕与威胁,拉近了读者与他们的距离。《水浒传》所体现的狂欢化叙事风格是中国叙事传统中一种历史悠久的叙述模式。  相似文献   
7.
指出徐皐在小说创作中以异域背景、非现实情景等方式对现实加以疏离,与现实保持一定的距离,是后期浪漫派作家共同有意识的行为;而徐皐小说的复调性是源于其作品中的对话。认为“疏离和对话”策略使作者实现了对理想和人性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8.
对于大众文化批判和研究理论而言,威廉斯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他始终以一种动态的、发展的目光关注适应时代的、新的文化特质的出现,抛弃文化仅仅是精神和艺术产品的狭义的文化概念,确立了“文化是普通的”这一立论。威廉斯称大众的含义是民有、民享,为民喜闻乐见,它更现代的意义是为许多人所喜爱。  相似文献   
9.
张爱玲作品的底色是永远"荒凉"的,即浸淫在作品中的对世事人情的苍桑感及由此产生的惊心动魄的荒凉意识.她通过选择沪港"洋场社会"的乱世故事背景,采用看戏般的叙事距离,解构两性与亲子情感,将"思想背景里"的"惘惘的威胁"渗透在她的创作思想中,从而成就了她文学创作的品格.  相似文献   
10.
本雅明因相信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最终导致艺术的进步而对大众化持肯定的态度,他的艺术生产理论对研究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他认为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艺术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导致了艺术的进步和发展,机械复制理论作为一种艺术生产力将推动艺术的进步。他通过艺术由膜拜价值向展示价值的转变,将关注的目光转向大众,转向艺术与大众的结合问题,把大众放在艺术发展的中心地往。他确认对新的艺术形式的欣赏方法——消遣,认为“消遣”的欣赏方法适合于现代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