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200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制辩护制度对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有重要意义,在人权保障的大背景下,构建强制辩护制度显得尤为必要。我国应当构建全面的强制辩护制度,即在刑事诉讼的侦查、起诉、审判程序中,没有辩护人为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辩护,则刑事诉讼程序不能继续进行。这种强制是对公检法机关、对政府、对律师以及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强制。构建强制辩护制度是人权保障必然的价值选择,也是重新确立律师应有的社会地位.改善律师生存环境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互文是古诗文的一种特殊表达法,其基本特点是上下文里对应的词语前后补充,参互见义,合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一般常提到的“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明月”既属秦又属汉,“关”既属汉又属秦,“明月”与“关”即为互文。由于互文在表达上能扩大词句的容量,增强  相似文献   
3.
<正>《古代汉语》是一门知识性较强的专业学科,它以培养、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为己任,工具性的语言知识是其教学的主要内容,素有“半外国语”性质和“文科中的理科”之称。在教学中,要不要进行德育渗透以及如何渗透等问题,这是每—个古汉语教学工作者都必须明确回答并应予以关注的,在此,我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略陈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4.
在《诗经》创作中,“赋”同“比”“兴”一样,部是最基本、最主要的表现手法,也是诗人借以进行形象思维和艺术概括的重要艺术特征。可以说,《诗》三百篇,之所以能“动人心”、“增人感”,传之久远,虽遭秦火而不灭,除其思想内容的博大精深和其它艺术因素外,也跟“赋”法的大量使用分不开。可是,什么是“赋”?我国古代学者的理解虽较一致,但认识仍有深浅之别。一种看法是“赋”就是“铺”,就是“敷”,亦即直接叙事,如汉人郑玄“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  相似文献   
5.
文言表达中,多有“连及”之法。所谓“连及”,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连用在一起时,其中只有一个词语起作用,另外的词语则只是“连类而及”,没有实际意义。如《礼记·玉藻》:“大夫不得造车马。”杨树达说:“马非可造之物。”(《汉文文言修辞学》)俞樾说:  相似文献   
6.
音韵学是我国传统语言学的一个重要部门,是学习和研究汉语言文学所必修的基础学科。章太炎曾说:“音以表言,言以达意,舍声音而为语言文字者,天下无有。”(转引自罗常培《汉语言韵学导论》第21页)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和研究的实践,证明了这话是很有道理的。我国传统语言学包括三大部门,即文字学、声韵学和训诂学,古代统称为“小学”。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诗词疏证》(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一九九三年七月版)一书“附录”部分,载有《卜算子·悼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艾地同志》一词,并言:这是毛泽东同志闻艾地被杀后,“创作此词,以兹悼念”。“这首词最早发表在香港昆仑制作公司一九九○年七月版《毛泽东诗词全集详注》(刘济昆编纂)”,但据笔者反复研读,仅就词的格律看,似觉该词问题颇多,不大可能出自词坛名家毛泽东的手笔,应属伪作。  相似文献   
8.
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某种表达需要,常常把定语移放在中心词之后,形成古汉语里定语后置的特殊现象。定语后置有它自身的构成规律,其主要通过“者”字结构来体现。如: ①,人马冻死者相望。(《李愬雪夜入蔡州》) ②,今成皋、陕西大涧中,立土动及百尺, 亦雁荡具体而微者,但此土彼石耳。(《雁荡山》) ③,其人家有好女者,恐大巫祝为河伯娶之,以故多持女逃亡。(《西门豹治邺》) ④,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彼童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上述各例中,打·的是定语。打△的是中心词,定语都置中心词之后。“人马冻死者”即“冻死之人  相似文献   
9.
“对文证义”说略曹文安文言文为求语句的匀称与完整,“对文”的使用是极为普遍的。所谓“对文”,就是指在语法结构相同或相近的对句中处于互相对应位置的词。如: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学而》)此例前后两句语法结构相同,是为对句;其中“贫”与“富”、“而...  相似文献   
10.
学习文言文,关键在于掌握词义,这是大家都能承认的。为了准确地训释词义,前人曾跟我们总结了许多有益的经验,诸如“据形求义”、“因声求义”以及翻检有关的训诂资料、查阅工具书等等均是。这里介绍的是从分析语法关系入手探求词义。大家都知道,任何一种语言都是由语音、词汇、语法三种要素组成的。语音是语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