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1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早在70年代,就有人发现,脱氧核糖核酸处在不同状态下,可产生有信息和无信息。联想到晶体管的通导或截止、电压的高或低、脉冲信号的有或无等等,这就引起科学家们极大的兴趣,激发了他们去研制生物电子元件的灵感。脱氧核糖核酸即DNA,由腺嘌吟(A)、鸟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四种核苷  相似文献   
2.
现在问世的计算机 ,无论是巨型计算机还是神经计算机 ,都是用硅芯片作为“心脏”,因此无论是晶体管的密集程度 ,还是计算机运算速度都有一定的极限。根据摩尔定律 ,计算机硅芯片尺寸只有指甲盖大小的硅晶片上的晶体管数目每 1 8个月就要翻一番。芯片性能的快速提高导致芯片的耗  相似文献   
3.
在平时和研究生的接触中,常听到研究生反映“研究生院离我们太远,我们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不知向谁讲”!我们感到研究生院和研究生之间似有一堵无形的墙,要解决这个问题,光有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是不够的,还必须设法让研究生了解管理工作、参与管理工作。为提高管理工作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4.
生命科学     
生物电脑可按 DNA结构进行自我复制 ,并可植入人体内 ,控制人的感觉 ,处理外界传入人体的各种信息。同样 ,DNA在生命科学中占有一定的主导地位。生命的基本特征是以遗传作为维系纽带的个体发育与种群进化的世代递进。而支配和联接这些基本特征的要素则是遗传信息 ,它将漫长的进化过程完整地记录在 DNA中 ,利用遗传信息从 DNA到RNA再到蛋白质的单向传递过程 ,“指导”合成特定的蛋白质得以实现 ,即遗传这一重要生命活动实质上是核酸分子运动的结果。科学家研究表明 ,人类的疾病与 DNA遗传基因密切相关。人体衰老、患病 ,实质是基因受…  相似文献   
5.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我国高性能计算机,包括“银河”、“曙光”、“神威”、“深腾”等系列巨型机的开发研制以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 IT产业的迅猛发展 ,与之相关的各项技术研究及成果开发也不断出现 ,但 CPU芯片的设计开发却一直是中国计算机产业的一个空白 ,由于中国没有自己的 CPU技术 ,导致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受制于人 ,信息安全也无法得到保障。为此 2 0 0 0年 6月国务院 1 8号文件颁布以来 ,初步建立了四个 CPU微处理器产业群 ,它们是以京津为主的环渤海地区、上海为首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深圳珠海为主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西安成都为主的西部地区。经过各地区的努力 ,研发芯片初见成效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频频问世。1 “星光”芯片系列两位曾经…  相似文献   
7.
科学家研究表明 ,人类的疾病与 DNA遗传基因有密切相关。人体衰老、患病 ,实质是基因受损导致人体器官的细胞老化和损伤。基因受损 ,则遗传信息指令系统就不能正常运行 ,体内一些有用的化合物 ,如蛋白质、脂肪、糖类、酶、激素等的合成代谢也不能正常进行 ,不能提供足够的能量给细胞正常的新陈代谢之用 ,而使老化的细胞留在体内 ,老化的细胞既无细胞分裂的能力 ,也没有免疫力与抵抗力 ,一旦细菌侵入 ,身体就会产生各种疾病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生病”。如何修复受损基因 ,首先由美国科学家达尔贝科在 1 986年提出并筹建“国际人类基因组计…  相似文献   
8.
中国巨型机     
在国际高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高性能计算技术及应用水平已成为显示综合国力的一种标志。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我国自己的巨型机事业,形成了“银河”、“曙光”、“神威”三大系列。其计算机系统不仅是一项重大的科研成果,而且是一个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它可以广泛应用于国防科研、工程设计、气象预报、金融证券等领域,并能获得巨  相似文献   
9.
根据研究中国科技史著称的英国人李约瑟和许多国际经济史学家认为,18世纪末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条件,中国早在14世纪就具备了。但人类历史上最具有重大意义的工业革命却没有发生在中国,14世纪之后的中国逐渐经历了由盛至衰的经济发展,为什么历史上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一直遥遥领  相似文献   
10.
我国巨型机发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地总结和介绍了我国高性能计算机,包括“银河”、“曙光”、“神威”、“深腾”等系列巨型机的开发研制以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