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是决定教育功效的前提,它的科学定位既要服从社会现实及发展的需要,又不违背教育内在的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不能单纯只讲适应市场经济,更要讲超越市场经济;教育培养的人才不能以单一、片面的特长能力为标准,更要有全面发展的素质;他们的价值取向既要讲个人价值的实现,更要讲社会价值的贡献;既要实现社会的物质利益,又要达到社会所要求的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2.
曾佑庭 《职教论坛》2005,(32):46-47
一、由教书方式向教人方式转变 中国教育存在一种传统理念,即教学就是教书,教师就是教书先生.直至如今,这种理念没有淡化,教书的方式无甚改变,大多教育者遵循"以书为本"的原则照本宣科、传经阐道.德育也不例外.教育首先必须建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即以人为目的,根据人的生存发展需要培养能力,培养、发展人的精神素质,为人的充分、自由、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时代的高职高专德育必须树立新的价值观念。应该突出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思想力”,改进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素质,改革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新的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