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信息传播   3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要使自己的学报成为读者喜爱的刊物,要在如林的刊物之中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关键的问题在于提高学报的质量,而质量的提高,有赖于编辑观念的转变。本文想就这个问题谈一谈自己粗浅的感受和体会。稳健·创新·冒风险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我们在政  相似文献   
2.
一篇好书评应有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认为,一篇好的书评应当做到这样五个字:新、深、真、准、活。 所谓“新”就是要有新的观点、新的视角、新的思维方法。我们常说,艺术创作,贵在创新。撰写一篇书评文章,也应当如此。对于同一著作的评论,别人已经说过了的话就不宜再重复了。只有这样,才能给读者以新的启示,才有助于读者通过自  相似文献   
3.
编辑与作者之间有“异”有“同”,其“异”是绝对的,“同”是相对的。不认识二者之间的“异”与“同”,就不能真正地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同”虽然是相对的,但它是编辑和作者二者之间的最佳境界。没有二者之间的“同”,编辑实践中的许多问题就难以妥善地解决。在实际工作中以“同”为前提与以“异”为前提有很大的不同。要使编辑与作者二者之间从“异”到“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防止单一化的倾向。目标虽然是一致的,但求“同”的途径和方法却是多种多样的,应作全方位的多方面的努力才能奏效。  相似文献   
4.
文艺问题不是孤立的问题,它与整个社会方方面面的状况,与文艺工作领导者们自身的形象、思想认识和领导方法等问题都有密切的关系。文艺自身的问题往往只是看到局部和片面,认识上的肤浅性和片面性决不可能使我们对文艺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因而也得不到科学的根本解决问题的办法。要解决文艺问题必须采取‘综合治理”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艺术鉴赏活动也是一种认识活动,但它与其他的认识活动有所不同,与这种认识活动紧密相联的心理活动也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 (1)认识与理解艺术鉴赏活动离不开理性的思考,离不开对于鉴赏对象的理解,但这里的思考往往是与情感相结合,理解又往往是与感觉相结合,是这二者相统一的精神活动。鉴赏者通过艺术的鉴赏活动在思想上认识上所获得的提高,总是与自己的一系列的情感活动和变化结合在一起的。人们都知道,艺术具有认识和教育的作用,但作为一个  相似文献   
6.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这十几年间,由于我们贯彻执行了一条正确的思想政治路线,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出现了新的生机,学术研讨逐步深化。文艺心理学的研究正是加此。就文艺心理学的研究来说,要使其继续深化尚待解决的问题固然还有很多,但其中很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坚持一种科学的方法;而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相结合的方法正是我们在今后深化文艺心理学的研究所必须坚持的。一文艺心理学研究的是文艺创作主体、对象主体和鉴赏主体的心理活动状态、特点和规律。虽然笼统地说,文艺心理学也是“人学”,因为不管是创作主体或是对象主体、鉴赏主  相似文献   
7.
书评作者也与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一个人一样的,各有其“情”(情感)与“理”(理性)。在书评实践中,他们的“情”与“理”也各有其作用。 书评作者经常有这样的经历和体验:对自己所喜爱的著作,在评论时总是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兴奋愉快的情绪,多方搜集其优点,予以赞扬;反之,对自己所厌恶的著作,在评论时总是抑制不住自己的主观感觉,不由自主地多方挖掘其缺点和问题,予以否定。这种现象的存在正是书评作者的情感活动对书评的影响、制约和支配的结果。书评作者的情感,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成为他们撰写书评的内驱力。他们一旦感到某一篇作品能扣动自己的心弦,与之形成共鸣时,就会激动不己,浮想联翩,若不命笔,就不肯罢休。  相似文献   
8.
1979年 12月 5日 ,全国高等学校文艺理论研究会在南京召开“现实主义问题讨论会”。周扬同志应邀到会发表谈话 ,并回答与会者提出的一些问题。岁月匆匆 ,这次谈话距今已经 2 0余年了。今天看来 ,谈话中难免有某些错误或不妥之处(特别是关于胡风问题 )。但作为文献资料 ,对研究周扬晚年思想仍有其参考价值。为此 ,本刊特将这份谈话记录稿发表于下 ,以飨读者。 (记录稿未经周扬生前审阅 ,标题为本刊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9.
编辑的多向思维与编辑“自我”曾奕禅,曾红灵多向思维是编辑思维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它的功效和作用如何,具有什么样的特性,不可能不受编辑“自我”状况的制约。因此,不把它们结合在一起进行考察,就难以科学地准确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并通过对它们的研究去促进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