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10月7日晚,吉安电视台的独家报道《井冈军民紧急营救,上海游客全部脱险》同时在《吉安新闻联播》《江西新闻联播》中播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10月8日上午,上海电视台和东方电视台都打来电话,告知他们已租好20分钟卫星信号,希望吉安电视台能把稿子和图像传给他们。当天晚上,上海电视台和东方电视台都在重要新闻档位中发出了这条新闻并配发了评论。10月9日,中央电视台在一套的早间新闻和四套的晚间新闻中也分别播出了这条新闻。一条新闻能产生这样的轰动效应,作为采访记者来说,是一件最令人欣慰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优秀毕业论文是一种颇具特色的文献资源,建设毕业论文数据库是当前各高校图书馆最重要的文献建设内容之一。对建设优秀毕业论文数据的目的和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对筹备论文数据库建设要点进行探讨和研究,并以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优秀毕业论文数据库"的开发实例分析,阐述优秀毕业论文数据库的开发过程。  相似文献   
3.
一天我正在当班.突然接到记者小康的电话。说他在一个村里被一群农民围住了,这些农民要打他!还有这样的事!我马上跨上摩托车往这个村飞奔而去。还没到村里,就看到村边的一片森林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几百名群众不去救火,却在那儿吵吵嚷嚷。我拔开人群,只见小康被围在人群中,满脸通红。紧紧护着自己的宝贝摄像机。  相似文献   
4.
现在,一台电视机可以收到十几个甚至几十个频道的节目。观众手握遥控器,几乎每次打开电视机,都要来一次频道大索检,从中选择最爱看的节目。中央台及各省级大台的新闻节目,纵观世界、放眼全球,站得高,看得远,而且播出信号好。而地方台的新闻,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要逊色得多。因此在不少同志的思想上存在着“地方台的新闻节目还有没有必要再办下去?”的疑虑。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只要我们遵循“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本地实际”办节目的宗旨,地方台新闻节目还是大有作为,而且也能像大台那样,赢得观众,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5.
我今天与大家分享的议题是全媒体时代电视的走向,主要分为以下几点:首先,电视在互联网的冲击之下出现了哪些现象?其次,电视在未来有三大发展走向和趋势;最后,传统媒体的全媒体发展转型应该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6.
人类越来越依赖于"屏"这个东西了。今天的媒体产业,已经是"多屏"的世界——从电视到电脑,再到Pad和智能手机,未来还会有镶在眼镜里的屏、穿在衣服上的屏,冰箱上的屏、汽车里的屏。人类传递的信息越来越会电子化、海量化、自助化,同时也是"瞬时化"和"不可停留化"。这是趋势,没有人能漠视。  相似文献   
7.
残疾人在电视镜头中并不少见,而他们的出现又往往伴随着“身残”与“志坚“这样一对矛盾。按一般人的理解,是“身残”让“志坚”显得更加难能可贵,也就更加具有新闻看点。为了突出这一新闻看点,很多记者就有意地去大肆渲染采访对象的身体残疾,以强化“身残”与“志坚”这对矛盾,似乎把被采访人说得越惨,就越能突出他(她)现在的成就。但是我们的电视荧屏是不是真的需要去极力放大这种矛盾其实还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8.
当前,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是教师颇感棘手的问题。本人在实践中体会到,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能使思想工作收到较好效果。1.缩短与学生的空间距离,可使思想工作“水到渠成”。学生对教师的认识总是从感性开始的,要使学生接受你的教育,首先要让学生“认识”你。因此,教师要主动地接触学生,或以欣赏的态度关注学生的各种活动,或主动组织并参与学生的活动,在教室、宿舍、饭堂等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与学生相遇时主动打招呼。与学生接触得多了,距离拉近了,就能把他们团结在自己的周围,思想工作也就较容易开展。如解决城乡学生间的矛盾时我就是这样做…  相似文献   
9.
2002年10月7日晚,吉安电视台的独家报道<井冈军民紧急营救,上海游客全部脱险>同时在<吉安新闻联播><江西新闻联播>中播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10月8日上午,上海电视台和东方电视台都打来电话,告知他们已租好20分钟卫星信号,希望吉安电视台能把稿子和图像传给他们.当天晚上,上海电视台和东方电视台都在重要新闻档位中发出了这务新闻并配发了评论.10月9日,中央电视台在一套的早间新闻和四套的晚间新闻中也分别播出了这条新闻.一条新闻能产生这样的轰动效应,作为采访记者来说,是一件最令人欣慰的事情,我们觉得采访时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也值得.  相似文献   
10.
如今,记者尤其是基层记者工作强度和职业压力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并已经引起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的关注。基层记者工作压力有哪些?这些工作压力主要来自哪些方面?我们又该如何应对?笔者在基层媒体从事记者岗位十多年.现结合自身经历对这些问题作一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