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1.
从中国人常谈的"古今"切题,通过对"古今"的含义及关系的分析,总结出古今二分法, 并得出该法的操作程序以及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咣当……咣当,欣子又一次将房间里的东西砸了个遍。母亲站在门口,从门缝里看着这一切,再次落泪。这一切的一切都要归咎于半年前那场车祸——正值高三的欣子为了实现父亲的临终遗愿决心要考北大,她正全力准备着高考,那天她骑车去上补习班,可是一辆闯红灯的卡车把一切都改变了,卡车轧断了欣子的双腿,欣子退学了。半年来,欣子每天将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吃不喝,整个人消瘦了一圈,母亲不只一次地对她说:"双腿没有了,咱不伤心,我们不是还有命在吗?不是还有双手在吗?不是还有大脑在吗?我们得好好活着,孩子!"对于母亲一遍又一遍的  相似文献   
3.
从中国人常谈的“古今”切题,通过对“古今”的含义及关系的分析,总结出古今二分法, 并得出该法的操作程序以及意义。  相似文献   
4.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后期,在思想界,不管是文化保守主义者,还是文化激进主义者都兴起了一股批判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浪潮,这就给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以及它与中国高涨的工人运动相结合营造了良好的历史契机。中国共产党于是就应运而生了,这也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5.
“两个结合”科学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的历史经验和发展成就,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发展。“两个结合”具体体现了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辩证关系,既互相依存、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相得益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持续发展的根本遵循。进一步深化“两个结合”需要坚定不移反对教条主义、反对庸俗结合论、反对文化复古主义。新时代持续深化“两个结合”能够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广度和深度,重构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彰显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的情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