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教育   3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
曾维平 《中学理科》2008,(10):51-52
导数作为高中新教材新增加的教学内容.其工具性作用日益明显.在高考中的地位也更加突出.尤其是导数与不等式结合的综合问题多有考查.已成为近年各地高考的一个热点.以下结合几个例子.说明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热烈庆祝第22个教师节的到来,表彰奖励全省中小学师德先进集体和个人、中小学优秀校长.9月5日上午,我省在南昌滨江宾馆隆重召开庆祝第22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省委副书记王君,省政府副省长孙刚,省政协副主席刘运来,省委副秘书长潘东军,  相似文献   
4.
曾维平 《江西教育》2012,(Z1):10-11
我喜欢这里清水中学位于莲花县南端,离县城有35公里多路程,与吉安永新、湖南茶陵两县接壤,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寄宿制初级中学。学校地处山区,严重缺水,整个学校就一幢教  相似文献   
5.
曾维平 《江西教育》2005,(23):13-14
“教书就要淡泊名利,正如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所说:‘教育就是这么个活儿,干教育别想发财,想发财别干教育。’我们应以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心情,去干实实在在的事情。”——贺艳花贺艳花现任教于萍乡市莲花中学。2003年,贺艳花获得了省工会授予的“省五一劳动奖章”和“经济技术创新能手”称号;2004年9月,她又获得教育部、人事部授予的“全国模范教师”称号。这个普通的乡村英语教师,在她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谱写了一段光辉的篇章。用真心回应深情的呼唤1998年贺艳花从萍乡高专英语专业毕业后,分配到故乡——偏远山区莲花县荷塘乡南村中学…  相似文献   
6.
1986年,<江西教育>第11期刊登了<好一朵山茶花--记我的同事、山村优秀女教师钱茶花>一文.自此,钱茶花这个名字开始家喻户晓.掐指一算,24年过去了,当年的女教师现在怎么样呢?恰逢<江西教育>创刊60年之际,我们又采访了钱茶花.  相似文献   
7.
孙双金老师,是我语文教学之旅上的引路人。记得那是上世纪90年代初,在一所乡村小学里,我初登语文讲台。一天,在学校阅览室里,无意间我看到了《江苏教育》上的一篇文章——紧扣语言,层层剥笋——《落花生》一课重点句子的教学。嘿,这不正是我明天要上的课吗?第二天,我就依样画葫芦按照这篇文章中的教学设计,上了一节《落花生》。说也怪了,这堂课效果特别好,课上学生兴趣浓厚、思维活跃、表达深刻,就连平时不爱听课的孩子也被吸引了。  相似文献   
8.
自机关效能年活动开展以来,各设区市及其所属市、县、区教育局广泛动员,强化措施,扎实推进,圆满完成了活动第一阶段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扩大宣传思想工作的阵地,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辐射力和感染力,有利于增强我国的软实力。我们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丈化,切实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特别是要为青少年成长创造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在全社会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风尚。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进行交流的重要渠道,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和身心发展。据统计,我省大学生平均上网率高达95.3%,55.8%的学生把互联网作为了解信息的主要渠道。为抢占网络阵地,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加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力度,建立了13个思想政治教育示范网站和12个品牌栏目;组建了全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网站--"映山红"网站;规范了高校校内上网场所管理,在全国较早地制定了《江西省高校校内互联网上网场所管理意见》;组建了高校网上评论员队伍等。这一系列措施,是我省高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和《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意见》的具体体现,展示这些成果也是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传播先进文化和弘扬主旋律的重要渠道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把优秀的大学生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培养和造就青年一代马克思主义者,不仅是我国高等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需要,也是复兴中华民族大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需要,更是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