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3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一、实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推进,教育信息化成为新时期发展的必然趋势,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促进教育教学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行动.2003年9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决定>明确提出"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2.
21世纪来临之际 ,随着社会快速向前发展 ,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指引下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抓住机遇 ,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结合我省实际 ,省人民政府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实施计算机教育工程。至此起 ,贵州省计算机教育工程正式在全省教育系统范围内开展起来。一、推广信息技术教育是实施我省素质教育的基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到来 ,以信息化、网络化的教育手段逐渐取代旧有的不适应现代教育的落后的教学手段 ,实现计算机教育、网络教育等教育…  相似文献   
3.
一、教育改革发展呼唤现代教育思想指导当今世界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多媒体计算机 ,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 ,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 ,世界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 ,加速发展教育技术是为了下个世纪的经济竞争 ,科研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服务。从 2 0世纪 70年代起 ,教育改革在国际范围内普通兴起并不断持续发展。全球性教育改革涉及到教育制度 ,教育结构 ,教育政策和教育内容等广泛领域。我国自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启动的全方位教育改革 ,一方面是对我国现实社会发展与教育状况不科学认识 ;另一方面也是中…  相似文献   
4.
论基于空间结构的宏观经济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空间结构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公共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内容包括以最佳结构和最佳发展为导向的总体空间布局和以最佳空间经济绩效为导向的城市空间发展政策,当今中国,宏观空间经济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科学解释空间政策实施的哲学基础,有效的宏观政策工具和连续一贯的空间经济政策目标,宏观空间经济的微观基础,空间利益关系以及技术变化和全球化对它的影响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财政政策与教育财政财政政策指政府为达到既定的经济目标而对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和公债的发行与偿还做出的决策。它不仅具有刺激或遏制宏观经济发展,而且具有平均收入分配,调节产业结构,平衡地区经济,防止环境污染的作用。财政的收入基本上来自各种租税,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即财产税、所得税和货物税。教育财政是国家各级财政的一个专门范畴,是以国家为主体的,为满足国家扶助和发展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的需要,并运用国家政治权力而进行一种特殊的分配活动。教育财政分配的对象是社会的剩余产品,主要是国家的财政收入,它都是国家总财政下的再…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的城乡要素互动促进区域城市化发展和全面实现城乡小康社会。通过对可持续发展城乡要素互动基本原理的阐释,并指出其阻碍因素,最后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探讨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城乡要素互动的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7.
在系统分析声誉理论的基础上,本提出地方声誉是一种地方性公共产品。以地方声誉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是有效的发展战略,政府管制在地方声誉建设中起核心作用。政府管制存在管制俘虏、管制冲突等失灵现象,这些现象都不利于地方声誉建设。管制理念、管制网络和管制工具的创新是克服管制失灵、促进地方声誉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的城乡要素互动促进区域城市化发展和全面实现城乡小康社会。通过对可持续发展城乡要素互动基本原理的阐释,并指出其阻碍因素,最后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探讨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城乡要素互动的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9.
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和挑战。在信息革命中出现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作为世界未来发展的两大趋势正改变着现代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网络化”的趋势形成了“网络经济”,于是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网络经济对社会生活全方位的冲击,信息化、网络化已逐渐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成为人类进步的新标志。作  相似文献   
10.
江汉平原是湖北省城乡经济的发达区域。近年来,江汉平原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一样,农村经济发展中也出现了非农产业迅速增长的态势。1980年与1987年相比,江汉平原32个县(市)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48.8%上升到64.0%,农村社会总产值中非农业产值比重从21%上升到45%。这表明江汉平原已从十年前单一化的农业区域经济格局中摆脱出来,开始进入农业和农村非农产业并重发展的新阶段。在此期间,江汉平原32个县(市)城镇国营和集体工业总产值年递增率也达到了18.95%。必须指出,在江汉平原城乡非农业产业发展中,现在存在的产业同构化倾向将严重阻碍城乡经济的持续和同步增长。剖析非农产业同构化倾向及其背景和原因,提出解决矛盾的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