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邓小平同志的民本思想源于中华民族民本思想传统的精髓,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它像一条红线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各个组成部分,也贯穿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全过程.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重新学习他的民本思想,对于我们践行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新世纪的开局之年,我们又迎来了中国共产党80周年华诞。中国共产党80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奋发图强、自强不息的历史。她在成立之日就宣布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栉风沐雨,80年如一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经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立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辉煌成就,目前,正向富强、民主、文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阔步前进!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本刊特组织发表一组笔谈,以表示我校广大师生对中国共产党的崇敬之情,并以此促进本校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人们在说话写文章的时候喜欢用成语,这是因为成语言简意赅,生动形象,运用起来不仅十分方便,而且能收到以少胜多的表达效果。为此,不少人对汉语成语的语法功用和修辞功用作了大量的研究。可是研究者却较少涉及成语的逻辑功用。本来,语法、修辞、逻辑三者是紧密联系的,“逻辑是语法、修辞的立足点”,“写文章不能不讲语法,也不能不注意修辞和逻辑”。成语有着比较突出的语法功用和修辞功用,也有一定的逻辑功用。它的逻辑功用体现在哪里呢?本文就这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5.
台湾的学生伦理思想教育有注重传统文化的传递和弘扬、党化教育色彩浓厚、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性、系统性和整体性、能够根据时代的变化相应调整的特点。与此同时,台湾学生伦理思想教育过程中还存在着企图割裂台湾与祖国大陆历史文化联系,服务于当局台独主张的不良倾向。研究台湾学生伦理思想在内容、机制、方法等方面的特征,对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台湾政治动向有一定作用,同时对于内地的德育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党中央决定,从今年1月开始,对全党进行一次先进性教育,以引导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增强党的观念,发扬优良传统,不断增强党员队伍和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为此,本刊特组织了这次笔谈.期望以此推动我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7.
比喻推理、比喻论证浅论朱作俊,黄庆云自然语言是丰富多采的,自然语言所表述的逻辑推理也是千姿百态的。我国的逻辑工作者对自然语言所表述的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作了较多的研究。但是,关于“比喻推理”的问题,却未能引起逻辑学界和语言学界的充分重视,以至...  相似文献   
8.
浅析“答非所问”与“巧妙回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句的回答是逻辑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人们一般认为,问句的回答“包括问句的可能回答,问句的真回答,问句的回避和问句的回绝等种种情况”(《哲学大辞典·逻辑卷》,第193页)。人们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常常会碰到一种“答非所问”的现象,小到生活琐事的回答,大到国际舞台的政治、经济、军事对话,都可以找到答非所问的实例。形式逻辑要求我们在思维过程中要遵守思维的基本规律,“答非所问”被看成是违反逻辑的基本规律的,因此它属于在禁之列;而言语交际则要求人们出言得体,陈辞适宜,充分利用语言规律和语言环境,提高表达效果,有些“答非所问”却被看成是一种交际的艺术,常被誉为“巧答”、“妙答”之类。究竟何为  相似文献   
9.
胡相峰 (徐州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 ) :今年 8月 2 2日 ,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诞辰 1 0 0周年纪念日。邓小平同志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他创立和发展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已经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同志光辉的一生充分表明 ,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他所深爱着的党、祖国和人民。斯人已去 ,伟绩永在 ,风范长存。我们特组织编发下列笔谈 ,以深切纪念这位世纪伟人 ,并藉此推动我校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