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中学语文“卡片检测法”简介朱保国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检测和评定学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技巧的作用,在于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督促学生复习功课,巩固和加深所学知识,并以此制定和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可以使学生自觉地学习有关知识,养成良好...  相似文献   
2.
声乐与通感     
通感是指人们在感知某一对象时,某种感官可以获得另一种感官才能得到的感觉。我国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称这种“在日常经验里,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的彼此交通”的语言现象为“通感”。西方象征派诗人称之为“感通”,即色、嗅、味、触觉等的呼应。人们称红、黄色为“暖色”,绿青色为“冷色”,颜色使人感到有了温度,这是视觉通于触觉。“歌声甜美”、“甜言蜜语”,声音俨然有了味道,这是听觉通于味觉。在诸多的感觉相通中,声乐与通感的关系最为密切,使用频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声乐与通感     
通感是指人们在感知某一对象时,某种感官可以获得另一种感官才能得到的感觉。我国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称这种“在日常经验里,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的彼此交通”的语言现象为“通感”。西方象征派诗人称之为“感通”,即色、嗅、味、触觉等的呼应。人们称红、黄色为“暖色”,绿青色为“冷色”,颜色使人感到有了温度,这是视觉通于触觉。“歌声甜美”、“甜言蜜语”,声音俨然有了味道,这是听觉通于味觉。在诸多的感觉相通中,声乐与通感的关系最为密切,使用频率最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