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当前地方高校部分日语专业大学生身上出现了责任感缺失的现象,这影响了他们顺利就业。文章归纳了日语专业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责任感缺失的现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强日语专业大学生责任感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王晓芳  朱光涌 《科技风》2015,(2):192+194
面对越来越难的就业形势,大学生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明确当前就业形势的转变,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只有学会适应主客观条件的变化,才能够顺利就业,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和人生理想。  相似文献   
3.
朱光涌 《唐山学院学报》2016,29(1):47-52,62
在查阅历史资料和实地走访的基础上,对河北省民俗文化名村蚕沙口进行了全面考察和研究。河流环绕和入海口的地理位置使蚕沙口成为古代海运、漕运的必经之地,它也由此获得了渔盐之利。而渔盐资源的划分与渔民作业技术的进步也影响了当地村民的生活,同时妈祖信仰借助海运的发展和政府的推广,成为了当地民众的信仰。  相似文献   
4.
论明初以降唐山城市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明以降,唐山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矿藏资源而不断得到开发,最终发展成为一座近代工业城市。就其发展过程来看,可以明显的分为三个时期:军事地位的凸显期,即开平中屯卫的迁入;唐山经贸的发展与唐山镇的形成;矿藏资源的开采与源于洋务运动的近代工业的发展。在民国时期,唐山最终发展成为市级建置的近代工业城市。  相似文献   
5.
曹妃甸考     
曹妃甸是由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滦河蚀余三角洲岛,自明清以降曹妃甸名称经历了从漕(曹)北店到曹妃殿再到曹妃甸的变迁过程,而每一次变迁都反映了相应历史时期曹妃甸岛的变迁和人们对该岛的开发状况。明代文人墨客的诗文反映了明代及以前曹妃甸岛的"古店甘泉"和漕运状况;而清代的实地测量不仅揭示了当时曹妃甸的具体面积,也表明从同治到光绪期间该岛的变迁有加剧的趋势;曹妃甸岛上灯塔的兴废则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该岛的变迁情况。  相似文献   
6.
根据山东即墨地区的地名志和族谱资料,分析了明初这一地区云南籍移民的建村情况与人口规模,指出了明初军事卫所的设立对这一时期移民活动的影响,考证了这一地区云南籍移民迁出地"云南"的确切所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