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1.
菩提树     
朱千华 《初中生》2011,(1):43-45
菩提本非树。菩提本是树。多年来,我一直四处寻找菩提树。奇怪的是,我行遍北方大地,怎么也找不到。抑或树是有的,却擦肩而过。照佛教说法,是没缘分。尽管如此,我仍然没有放弃寻找。我相信一定能找到。  相似文献   
2.
正南方与北方贺岁习俗终是有很大的区别。北方,大年三十烧好的大青鱼不能马上吃,白瓷盘里盛着,感觉它在不停地游,游啊游,一直游到初五,留给财神。所谓年年有余。家乡年初五,是迎财神的  相似文献   
3.
七月,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开通,意味着以后可以乘火车去西藏旅行了;九月,新学期开始而一个快乐的暑假结束,相信很多人在这个暑假去旅行了。于是,本期特意为大家选编了两篇旅行游记,那些在暑期旅行中意犹未尽的人,将会从文中感受到另一番独特的风景。同时,如果你能细致揣摩作者的写作技巧及手法,体味旅行者的内心感受,然后也动笔写出你的旅行游记,发到《语文世界》网站(www.ywsj.com)与大家一起分享,那就更好了。  相似文献   
4.
二十四桥自晚唐大诗人杜牧在《寄扬州韩绰判官》一诗中出现,这座桥便笼罩着朦胧神秘的色彩。千百年来,文人墨客有机会到扬州,没有不去寻找二十四桥的;没有机会来扬州的亦是魂牵梦绕,心向往之。杜牧诗歌,有两首脍炙人口,流传极广,都给后人留下不解之谜。其一是《杏花村》。杏花村位于何处,至今没有定说;其二便是《寄  相似文献   
5.
莞香     
南国多产异木。莞香树,是南国林木中之尤物。由莞香而产生的女儿香,则为香木之极品,其价颇昂,数倍于黄金,是岭南珍奇之一。莞香树,学名沉香树,莞香又名女儿香、崖香、牙香树、密香树、土沉香或白木香。原是南洋物产,汉唐时,由当地华人引树种回国。令人惊奇的是,此树甚是怪异,中原各地栽种,皆不能活,对粤地东莞山水情有独钟,植之,茂盛异常。个中谜团,至今无人能解。因栽培此香树曾盛行于东莞,故称莞香。莞香树长成,即可凿木取香。取香过程有点残忍,状若活熊取胆。每年农历十二月是凿采木香  相似文献   
6.
灼灼夭桃     
朱千华 《初中生》2010,(8):44-45
人在日月山川里行走,不只是磨难与曲折。栉风沐雨之后也会遇到艳阳高照,山花烂漫。初到南国的时候,有次行走在邕城(南宁)心圩江畔,忽然听到后面有人喊我的名字。声音很陌生。回头一看却又不见人影。再看,灌木丛中有俩女子,正看着几朵红花笑谈。花没见过,却红得耀眼。叶子像桑叶,花色是玫瑰红。我走过去问是什么花。说朱槿花。明白了,谐音的误会。这花名与我的名字谐音,听起来那么像。那一刻感觉有点奇妙。  相似文献   
7.
我的故乡如皋,诞生过一位顶级的美女鉴赏大师,他就是中国文学史上的诗人李渔.他的美女鉴赏宝典《声容》至今无人超越.李大师带着他的戏班云游各地见多识广,见过大世面,写美女驾轻就熟,颇多心得,令后世望尘莫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