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6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求职信是重要的求职文件之一,随着就业制度的改革,这一形式将成为求职者获取职业的普遍手段之一。许多用人单位越来越多地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途径发布招聘广告,要求应聘者寄送有关自我介绍材料,在此基础上进行筛选。这样,求职信就成为决定取舍的第一个根据;求职信的优越性在于它可以越过许多中间环节,直接到决策者手中,求职者可以在信中使对方了解你是他需要的人。如果一个人连一封信都写不好,得到工作的可能性就很小,因为人们通常认为,透过一封信可以了解一个人的思想观念、个性、文化修养,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但并不是每…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培养新型农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培养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面对庞大的农民群体,我们必须要从农民素质的基本状况和实际需要出发,结合新农村建设,确定不同的培养对象,采取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分类分批地进行。  相似文献   
3.
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关键在于提高农村学校教师的素质。在我国独特的国情下,农村学校始终处于师资队伍建设的薄弱环节,成为制约农村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在系统地梳理与回顾我国农村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问题的基础上,描述了当前"特岗计划"的缘起与现状以及当前的"新代课"教师问题,分析了问题的根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旨在反思当前的一系列农村教师政策,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农民科技教育是农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怀化市农科教结合体制下的农民科技教育模式,符合农业科技的特点和农民的心理状态。它突出了农民科技教育的实效性、系统性和层次性,为我们研究中国农民科技教育的模式,探讨提高中国农民科技素质的有效途径提供了多方面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安徽省农民素质状况和培训需求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农民的文化程度不高,科技素养和市场经营管理能力有待提高;农民培训需求呈现多元化,农民内部的分化给农民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认为,新型农民培训应该从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等方面进行分类培训。  相似文献   
6.
正确对待求职择业过程中的挫折朱启臻市场经济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许许多多的机会,同时也带来了从未有过的失落与遗憾。“双向选择”过程中既有成功的喜悦,也会有无可奈何的叹息。因为,选择职业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使求职目标无法...  相似文献   
7.
一、求职是种艺术几年前还很少有人谈及求职问题,而今天,如何找到一份理想工作,已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所谓求职,通俗地说就是希望别人聘用你。道理虽简单,但许多  相似文献   
8.
人才素质结构与职业指导朱启臻人才素质结构是指人的各种素质的组成及相互关系。一般说,人的素质结构可以从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知识与科学文化素质以及思想观念素质等四个方面来分析。人的生理素质是指和有机体与生俱来的某些生理解剖特点及健康状况,它是其他素质形成...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承德市根据地区发展的需要,把对农民及农业人才的培养列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实施以三个“绿色工程”为主的农民教育规划,即“个人农业专业人才培训工程”,“万人绿色证书培训工程”,“百万农民普训工程”,为承德市培养了大批用得上、留得住的新型人才,逐渐探索出了一条“以梯次人才培养为宗旨,以学用结合为手段,以科教兴市为目的”的贫困山区成人教育之路。承德市的农民教育实践和取得的成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也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和思考。一、贫困地区发展要从农民教育开始有人说承德市是一个“农业大市,人才穷市”,特别是农业科技人才奇缺,每万名农民拥有的农业科技人员数量90年代初仅有2名。造成人才缺乏的原  相似文献   
10.
关于新型农民分类培训的思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在相关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农民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各项培训中仍存在许多不足,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忽视各类农民群体的特点和需求,采取“一刀切”的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农民培训的针对性与有效性较低。文章在总结各地、各类农民培训的基础上,主张农民培训应该分类进行,根据培训对象的特点把农民分为农村一般劳动力、农业大户、回乡创业人员、农村经纪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骨干等培训对象,并采取分类培训的方法,以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