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从文化层面上看,将《春秋左传》中提供关于"盟"的诸多例证进行归类、对比、总结,可以探讨先秦时期"盟"的内涵、类别等方面的问题。先秦时期"盟"有着"告其事于神明",以超自然的力量见证、约束订盟的双方共同践行盟约的内涵。同时,根据《左传》中表述的盟的目的性,可以将先秦时期的"盟"分为"为两国通好而盟"、"为了攻打别国而盟"、"为促成他国间的友好而盟"、"为了自保而盟"。  相似文献   
2.
张荣胜校长是具有"现代职教理念"的领军者。他科学的办学定位、严格的质量监控、对接产业的智慧举措等是培养现代化人才、铸就特色职教品牌的成功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3.
以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本土化探索为例,针对我国推行德国"双元制"模式所面临的企业无法主动参与人才培养、教学过程难以对接企业工作过程、教师能力不能胜任双元制模式教学、实训条件无法满足职业技能训练等问题,通过建立"政府支持,学校主体,校企双中心"模式,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体系,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和综合性的实训基地难题破解,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极大成效。  相似文献   
4.
<正>主要创新点:1.探索出双元制模式的本土化路径在30多年引进德国双元制的过程中,我们坚持实践不放弃,应势而变,探索出"复制—转换—迁移—创新"的本土化路径。早期主要是原样"复制"德国模式,然后根据学校实际"转换",如改造德国瓦工专业的结构和内容成为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2002年以后将转换成功的方式"迁移"应用于专业群建设,形成了建筑设备、楼宇智能化等建筑类专业群;"创新"即  相似文献   
5.
运用现代职教理念指导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示范校建设经验又进一步丰富现代职教理念。在"质量观"、"信息化"、"国际化"、"产业观"方面,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找准定位,走出了具有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始建于1982年的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是国家教育部在职教领域与德国合作的第一所项目学校。30年来,学校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合作,引进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积极开展本土创新实践。一流领先的实训基地奠定了"双元制"的实践基础。学校现已建成66间设备现代化的实验室和实训车间,生均设备值达15000元,位居全省同类学校前列。德技双馨的教师队伍提供了"双元制"的创新保障。学校现有副教授、高级讲师  相似文献   
7.
主要创新点:
  1.探索出双元制模式的本土化路径
  在30多年引进德国双元制的过程中,我们坚持实践不放弃,应势而变,探索出“复制要转换要迁移要创新”的本土化路径。早期主要是原样“复制”德国模式,然后根据学校实际“转换”,如改造德国瓦工专业的结构和内容成为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2002年以后将转换成功的方式“迁移”应用于专业群建设,形成了建筑设备、楼宇智能化等建筑类专业群;“创新”即同时分析外来模式和本土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新模式推广过程中的得失,总结出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