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6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教师质量是教育发展的生命线,教师学习则是提高教师质量的基本途径,开展教师学习研究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学习研究不仅要注重如何激发教师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要高度关注和重视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问题。对教师学习的目的、内容和方法进行研究,必须立足教学反思性实践,关注教师情感需要的诉求与表达,重视对教师人格情感的关怀,通过提高教师的“情”与“行”来应对现实中出现的教师质量问题和突破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使教师成为终身学习的典范,促进教师的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3.
北洋政府时期,南京公立学校经费的主要来源是地方政府拨款.而历整个北洋政府时期,政府拨款受财政紧张与挪用影响,始终不能足额到位,严重影响了南京公立学校的发展.制度与社会生态两方面成为北洋政府时期政府对南京公立学校拨款不足的大背景.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在海外近代学前教育思想传播的环境下,国人对于学前儿童保育思想的本土化建构具有政治目的性及顶层推动性两个特征,属于一种促发性的建构模式。这种促发性也直接导致了民国学前儿童基本保健思想建构的普识性与其行为领域保育思想建构的缺乏实证性。这种建构努力虽然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理论观念,但其进步价值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5.
6.
童伯章是接受传统教育成长起来的近代教育家,在他一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管理思想并付诸实践.。他秉持着存诚、能贱、淡泊金钱的树人宗旨,坚持教学与专业并进的师资培养,实行严格与开明并存的学生管理,贯彻文实艺并立的课程设计理念,为我国近代教育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8.
民国时期,海外学前教育思想的引进是一种由复制模仿到消化吸收再到自主创新的模式.1919年后,引进的动力逐步加强.在引进的主体上,虽然政府与民间皆有作为,但明显呈现政府为主、民间为辅的格局.其引进的路径主要有译著及近代报刊等媒介;外国学者来华讲学;国外宗教势力传教行为的附带植入;各类学前教育师资培训机构的设立.其引进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包括海外幼儿心理与保育思想、学前教育体制思想、具体学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及教育方法、学前教育事业整体认识、学前幼儿关系学思想等.  相似文献   
9.
清季社会转型期,民间传统儒家学派太谷学派领袖周太谷、张积中等人在坚持传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不隐讳其与宋初理学发端源流的共同,但否认理学所把持的儒学正统地位,力图为儒学重新正名.在对待释、道两家的态度上,太谷学派表现出更加开阔的胸怀.在一些具体领域,太谷学派与明清理学有截然相对的观点.这些,都受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客观环境所影响.  相似文献   
10.
先秦是中国史学产生的时代,也是应用史学大放异彩的时代。先秦应用史学经历了以僭“天命”为依托的史政不分;以冒“礼”为依托的史官职能专业化;以“仁”、“霸”为依托的实际应用等三个阶段。形成了以天命为经、以礼为纬,以仁、霸为节的应用史学实践体系。中国应用史学的先秦实践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