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2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朱安琴 《小学生》2012,(Z2):26-29
题意分析作文节节高《写给远方朋友的一封信》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习作练习,要求大家在学会信封和信件格式的基础上,写出一封内容充实、富有感情、符合要求的信件。此外,本次练习对信件的对象是有设定的,要求以个人的名义,给远方"手拉手"的小朋友写一封信。要求大家能通过书信的方式与他人沟通,并把"手拉手"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名教师 ,我深深体会到 :教学若要成功 ,需要以情感为纽带。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儿童”,儿童人小情多 ,说他们是“情感的王子”并不夸张。因而我们应充分利用儿童的这一特点 ,让他们主动投入 ,进而培养发展儿童的情感。学生们带着这种情感参与教学活动其学习效果是令人惊讶的。学生有情 ,我们教材本身也蕴含着丰富的情感 ,而二者之间情感的桥梁便是我们教师的情感。因此 ,我们必须将情感作为纽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 ,入情、动情、移情、抒情。一、在初读课文、激发动机中——入情要让儿童的情感伴随着学习…  相似文献   
3.
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反应 ,具有直觉性。其中的“直”并不是直来直去的简单感知 ,而是通过语调、节奏、语流的反复刺激在特定的神经元上留有“声音映象”。这种内在映象遇到外界语言的刺激 ,使“听觉与概念相连结”,熟悉的语言流自然而然地从记忆中溢出 ,意义、概念、语言片断在脑中一一展现 ,于是便形成了语言的直觉。可见 ,语感是语文诸多能力的一种。一、语感与听读学生一般通过耳、眼、口的第一信息系统去感知语言文字 ,因此 ,语感的培养主要通过听和读双向渠道、齐头并进共同完成 ,听 :输入声音符号 ;读 :输出文字符号。只有在听…  相似文献   
4.
师:同学们,你们读得都很流畅,老师也想读一读。在老师读的时候,你们一边看画面(手指大屏幕)一边认真听。想一想,大泉和小泉涌出的水各有什么特点,你能不能用生动的词语和比喻句,将它说得具体一些。(配上悠扬的音乐,师深情地朗读,生边看图,边想象。)生:大泉特别外向,像个爱闹的小男孩,不停地捣乱。生:大泉像勇猛的战士一样勇往直前。生:大泉像豪爽的铁木真在草原上策马奔腾。生:大泉呀非常潇洒。生:小泉特别腼碘。生:小泉像含羞草一样,羞羞答答的。生:小泉像淑女一样。生:小泉像个少女一样羞羞答答地走来。师:同学们,你们的词汇量真丰富,老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