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人文教育专业是高校综合文科教育专业改革与时俱进的产物,是适应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综合化的需要,又是顺应现代性社会对人文精神的呼唤。它肩负着推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弘扬人文精神的双重使命,这一使命的实现,必须通过师资的建设、全面的课程改革、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2.
论公平的本质、内在矛盾及其效率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平等或等同于公正,公平实际上蕴涵着平等和公正两方面的矛盾性要求,公平的本质就是对这一矛盾性的把握。公平与效率具有一致的关系,效率的提高决定着公平发展的历史,而社会对公平的追求又最大限度地实现着效率,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平是效率的保证,效率是公平的尺度。然而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具体说来,又是在公平内部平等和公正的矛盾性张力中展开。  相似文献   
3.
朱尚华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4):304-304,227
建质[2009]87号文对高大模板支撑系统设计施工做出了严格要求,由于扣件式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在核电施工现场广泛运用,且其设计理论尚不完善,施工技术难度大,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从而给施工现场生产带来安全隐患。本文从支撑系统设计和现场施工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阐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设计和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4.
科学作为探索世界的本质、联系及其运动规律的真理性活动,基于其研究对象的差异等因素,基本划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然而,由于科学研究对象的有机整体性、研究目标的一致性、科学实践的整合性等特征,表明了这种划分的相对性。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类认识能力进一步增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正趋向高度的融合与统一。  相似文献   
5.
朱尚华 《教育与职业》2007,(20):166-167
人文教育以人的人文精神或人文素质的培养为目标,关注人的个体性、健康情感和终极信仰的培育;大学人文教育既要依靠"显性课程"作用的发挥,更要依赖于校园的文化氛围、组织活动、物质环境等"隐性课程"的开发.作为一种专业化的"人文教育",培养出来的对象应具有更高境界的人文素养、具备人文科学研究和人文精神教育实践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课程的学习是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式,决定着学校教育目的和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对课程的不同理解,直接影响着课程建设的方向。人文教育专业的课程建设,除了正规的课程计划、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之外,还必须重视隐含着教育因素的物质环境、规章制度、学生组织、教职工素质等方面的建设,尤其是营造一种精神氛围,体现人文关怀的价值理念、注重综合素质的思想意识、崇尚教育的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