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永恒主题。那么 ,如何将其落到实处呢 ?笔者认为 ,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瞄准学生的心理特点 ,把握学生的心理流向 ,从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 ,笔者摸索出“一二三”工程的具体操作规程 ,即一个基础、两个动力、三种方法手段。一、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唤醒学生主体意识的基础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教育过程中一对最主要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对学生实施教育的基础和有力手段 ,教师只有同学生建立了和谐的关系才能充分发挥积极作用。然而 ,传统的师道尊…  相似文献   
2.
3.
4.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理论的一项重大突破。《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创新教育视野中的教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这是时代发展赋予素质教育的深刻内涵 ,也是素质教育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的必由之路。课堂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而教学观念则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先导。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 ,就有什么样的教学。因此 ,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做到教学观念更新。具体讲要培养以下观念 :1 .以人为本的观念以人为本 ,在教学中就是以学生为本。主要包含三层意思 :一是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 (包括知识、能力、个性、情感、创造性等 )为出发点。教什么和怎样教都要适…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如火如荼,涉及到教学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理论上有所突破,实践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然而,不可回避的是,在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非理性的做法。一、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淡化与缺失的主要表现(一)教师开始忌讳讲了,甚至有人把少讲或不讲作为新课改的标志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的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新课程教学的实际,分析了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缺失的几种表现,并从教育和教学的本义、教育和教师的责任、教育的目的和方法、教师权威和学生主体的关系、预设和生成的关系等角度,分析了教师主导作用缺失在理论上的错误和实践上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考察政治教师课堂上的教学语言 ,虽然千变万变、千姿百态 ,但按照“微格教学”(即小步子教学 )的“格”来分 ,主要有七种教学语言。掌握这些教学语言的“格”及其特点 ,对优化政治教师的教学语言大有益处。1 开讲语。紧扣课文 ,诱发感情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开讲语要简明扼要 ,新颖生动 ,吸引学生的注意 ,为课堂教学开始找到一个良好的开端。【范例】在讲“矛盾普遍性”时 ,教师首先介绍我国历史上的“四大美人” ,她们都是绝代佳人 ,各享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美誉 ,但四位美人又都有生理缺陷 :西施耳朵特小 ,王昭君脚特大 ,貂婵有…  相似文献   
9.
“布白”一词源于中国传统国画艺术 ,是处理空间问题的一个重要理论 ,也是许多艺术种类的重要表现手法。如诗人称“空白”为“含蓄” ,书法家称它为“飞白” ,画家称它为“布白”或“留白” ,音乐家称它为“煞声”。画家画画 ,总要留点空白 ,目的是留给欣赏者遐想的余地 ;文人写文 ,讲究含蓄 ,目的是让读者从有尽文字中体会无尽之意 ;音乐家演奏 ,注重此时无声胜有声 ,时而“千山咆哮” ,时而“万马齐喑” ,目的是让听众于无声处体味音乐。教师讲授也应如此 ,在细针密线、鞭辟入里的同时 ,给学生留有一点回味思考的余地 ,这就是课堂讲授中的…  相似文献   
10.
一、经济发展从“又快又好”转向“又好又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经济发展新信号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总结近几年的经验,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我们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又有了一些新体会,其中第一条就是必须深刻认识到从“又快又好”转向“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