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9篇
  2024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面向21世纪·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必须注重全面素质教育──关于素质教育若干问题的宏观思考黑龙江大学尹慧茹,朱振林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界开始了对“应试教育”模式的反思,80年代中后期,逐渐整合,形成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简称“素质教育”这一教育理论和实践探...  相似文献   
2.
朱振林 《学子》2014,(7):94-95
我们都知道万事起头难,一个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有一个好的开始,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一节课的效果如何?是否能够成功?引课是很重要的一点,它不仅可以让你的课生动有趣,而且能够让启迪引导学生。本文通过几个案例来阐述信息课中引课的设计。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了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快速发展,主要表现为办学规模的扩张、办学层次的提高、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依存度提高等。究其原因,突出地方性、综合性、开放性、特色化以及注重办学经费的筹措等是重要因素。学校应当从这些方面确定发展战略选择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诠释着大学的文化个性.大学精神不仅是大学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精髓和大学人共同的价值追求,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与时俱进,为大学注入深厚的生生不息的生命底蕴.本文结合黑龙江大学发展历史和实际,对当代大学的先进文化意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大学通过近年的“跨越式”发展在地方高校中脱颖而出 :2002年4月被教育部列为全国首批9所创业教育试点院校之一 ,同年9月被教育部正式确定为2001年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优秀”院校 ,在教育创新大潮中黑龙江大学不断探索走出一条地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新路。一、以精品课程建设为中心 ,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和提高质量是教育教学创新的主旋律黑龙江大学的整体办学思路就是全方位改革 ,加快发展。近年来 ,在不断总结教学经验 ,更新教学观念的基础上 ,学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 ,新的教学体制初步确立 ,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学校以现代素质…  相似文献   
6.
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勤劳的中国各族人民创造了丰富灿烂的地域文化,这些是中华文明保有活力和发展动力的重要基础。然而,受到市场经济和大众文化等的冲击,地域文化出现萎缩和消亡的危机。大学作为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机构,应当增强责任意识,通过加强研究、纳入课程体系等途径,保护、开发、弘扬、创新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7.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民办教育以来,发办教育迅速发展,办学规模、办学层次、社会地位下断提高,产权关系明确、拥有较大的办学自主权、经营方式先进、注重教育教学质量等是民办高校取得成功的关键。在新的世纪里,民办高校将在生源、师资、资本、就业等市场与公办高校展开竞争。  相似文献   
8.
论大学办学经费多元化战略选择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转变推动了大学办学经费多元化格局的形成,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体制的转变推动了市场机制的导入,这为大学筹措办学经费提出了新的课题,大学应当实施积极的办学经费多元化战略,导入经营理念、市场理念、改革理念,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缓解办学经费紧张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坚定,政治认同感增强;认同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人生追求有 务实趋向;网络依存度高,欠缺对网络正确认知;学习能力强,自主学习意识差,显示出与其他年龄阶段大学生不同的特点.2012年是“90后”大学生成规模走出大学校园的第一年,“90后”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状况和特点,对今后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  相似文献   
10.
北大荒精神是黑土地上生发的独特精神旗帜之一,将北大荒精神融入龙江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时代新人、打造龙江地方高校特色校园文化、传承龙江精神的内在需要。因此,龙江地方高校应从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三重维度”推动北大荒精神融入校园文化,以激励学生的奋斗精神和创业热情,从而助力龙江振兴、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