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2篇
教育   32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3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英语写作训练是一项综合性语言输出活动,也是师生之间互动合作的交流过程.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巧妙搭建情境对话支架、词汇扩张支架、语段模仿支架和思维导图支架,由低到高,由易到难,层层推进言语表达和写作训练,使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得到提高,逐步达到自能写作的境界.  相似文献   
2.
《易·讼》反映西周初年有争财的官司。讼属民事,有民事才有完全意义的诉讼观念,这是法律意识的觉醒,促进了法的发展与完备。西周的法制建立在礼与刑的基础上,礼强调秩序与道德,有积极意义,但同时又强调等级与安分,实质上是人治。  相似文献   
3.
以校园媒体为平台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媒介素养是信息社会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本文提出以校园媒体为平台,组织大学生开展媒介实践和理论学习是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一个可行和有效的途径。笔者从树立媒介素养教育的意识,构建合理的媒体运作机制;将媒体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培养学生媒介素养;由点及面,多种形式辐射媒介素养教育等三方面对如何发挥校园媒体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中的作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作为一名新时期的音乐教师,必须彻底转变观念,关注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把素质教育的目标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5.
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运用多媒体提供感性材料,加深感知深度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多媒体可以为学习者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充分的感性材料,呈现事物的形态或过程,促使学习者去感知,以加深印象.  相似文献   
6.
“引而不发”与“不引而发”文\朱方摄影\蒋贵生近阅史籍,《孟子·尽心上》有一句话:“引而不发,跃如也。”善于教人射箭的人,拉满了弓,不射出去,却摆出跃跃欲射的姿态,让学射的人自己去体会,这样的教育可谓进入了艺术的境界。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也是“引而不发”...  相似文献   
7.
目前数字出版产业从立法环节到作者及出版商的数字传播权,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无序现象,产业链各方的利益博弈更是令人眼花缭乱,数字版权保护现状不容乐观。数字时代应寻求版权保护和文化传播两者之间的利益平衡,这种利益的平衡应是促进全社会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繁荣,这才是版权保护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8.
"非期待答案"呈现了师生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展示了课堂预设与生成的分歧。关注课堂互动中"非期待答案",就是要把其作为课堂重要的教学资源,并由此出发,重新理解师生互动,促进学生多元创新思维的发展。教学实践中,我们尝试利用"非期待答案"激活与文本对话、深入理解文本、激活学生创新思考、引领学生自主反思,深度挖掘"非期待答案"的教学价值,从而让"非期待答案"带给我们"非常期待"。  相似文献   
9.
黎风  周钰棡 《今传媒》2016,(2):8-11
社会的发展史也是媒介的发展史,媒介的演变革新对社会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正如当今社会,媒介的影像时代带来了文化的"后现代":影像代替文字成为社会的主导媒介,社会话语逐渐向视觉化转型;同时,媒介的多样化促成了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决定着话语的形式和内容.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载体的多媒介共同作用,推动着信息与文化传播的"多媒介革命"进程,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在文化研究的视野中介绍"多媒介革命"的概念,阐释其文化内涵,分析"多媒介革命"带来的海量影像在大众的经济生活与文化生活中产生的革命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朱方 《教师》2015,(15)
预习是学生学习全过程的第一个环节,通过预习,学生可以了解学习内容的重难点,认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找出自己的疑问和困惑,对新课学习有一定的目的性,满足了其渴望成功的欲望,从而为他们接下来有的放矢地听课学习做好准备.预习习惯的养成,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还能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