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教育必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共同的客观规律。我国教育事业特别是师范教育事业如何进一步发展,这不仅关系到我国九十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而且关系到下一个世纪我们国家的未来。作为师范教育三大支柱之一的教育实习,近年来更是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国内不少师范院校也不断地在探索教育实习改革之路。期冀找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社会主义师范教育实习的基本框架。湘潭师范学院为此而进行了多年的实验,取得了明显的效益。一、现状的分析我国现代师范教育的教育实习已有近百年的…  相似文献   
2.
湘潭师范学院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办学,自1987年开始,至今已经4年。两校在国家教委的关怀和湖南省教委的直接指导下,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老校帮新校,新校促老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两校联合办学的基础和契机湖南省原只有湖南师范大学一所高等师范学校,远远不能满足培养中学师资的要求。为适应普教事业的发展,加速省内中等教育师资的培养,经原教育部批准,于1982年筹建湘潭师范学院。新校建立之后,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是加速师资建设,(5个本科专业在原来的  相似文献   
3.
<正> 教育事业的发展,对高等师范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从量的发展转向以质的提高为中心,逐渐成为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 高等师范教育是一个学科专业与教师专业“双人才”培养体系。它要求在一定修业年限内使学生的学科专业水平和教育专业水平都达到一定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所需要的程度。师范生在校期间既要掌握广博坚实的基础知识和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又要善于从事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切实解决学生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4.
人们的世界观认识论不同,对艺术中的动静关系认识与处理也不完全相同。从先秦到明清对艺术动静关系认识上是一个求静不求动的定势。 艺术活动中的动与静的对立统一,就是客观事物中动与静矛盾的反映。客体事物的动静与主体(艺术家)心态的动静和谐交融、哲学的认识论和艺术的辩证法一旦在同一轨道上运行,就能展现出艺术天地之大美。本文在分析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一定的理论创见。  相似文献   
5.
在日常生活中标记数量的单位,通常叫做“度”。作为哲学范畴,“度”指的是事物和量的统一,是某一事物维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即质所规定的量度、尺度、幅度、程度、势度等。事物的质和量互相结合,使质量双方在特定的“度”的范围内处于统一状态,形成事物质和量的统一体。一旦事物的质和量的统一发生分裂,也就是“度”的超出和破坏,某物也就转化为他物。宇宙间的事物千差万别,根源就在于它们都有自己特定的度。了解和准确地把握“度”,人类的实践活动才有正确的准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