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1.
电视传媒的女性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性与媒体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麦克汉姆把媒体描述为“人类身体的延伸”。但是,女性主义则把媒介权力视为明时代性别奴役的主要形态。传媒从男性意志出发,带着性别歧视的有色眼镜来控制信息载体,传播特定的“符号-意义”体系,构成人们对女性 的认知概念世界和价值系统,并形成对女性认知自我和他的隐性支配。电视传媒是目前我国受众最乐意接近的媒介之一,而女性受众的视听需求与电视传媒审视女性的视角之间存在的偏差也十分明显。为了更好地整合与构建女性主体人格,进一步推进男女平等,电视媒体审视和表达女性的性别视角必须加以矫正。  相似文献   
2.
英语专业听力课是一门英语专业的基础必修课,英语听力教学一直处于不系统不规范的状态之中,存在着种种弊端,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1、缺少听力教学大纲。教学的随意性较大,老师选用听力教材不统一,且无配套教学手段、教学参考书。2、教法单一。课堂教学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模式,单一的“三部曲”教学法,即听录音材料──对练习答案──再听录音材料。课堂教学气氛沉闷,教师和学生对听力课都失去兴趣,课堂效率较低。3、忽视听力技能的培养。在听力过程中,学生往往只能抓住单个的词、词组或短语,却抓不住完整意思,或者常常前听后忘,…  相似文献   
3.
《乔·琴科的安慰——一个关于死亡、悲伤和法律的真实故事》是澳大利亚女作家海伦·加纳继《第一块石头》之后出版的又一部受到极大关注的、具有后女性主义视角的非虚构性作品。该作以1997年10月发生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一起两位法律系女生涉嫌谋杀的案件为中心展开追踪和思考,呈现了后现代时期女性主义的代际冲突、道德与法律之间的矛盾以及男女主体意识的颠覆。加纳作为20世纪70年代末澳大利亚女性主义写作的先锋,在女性主义变为后女性主义的过程中不断调整着自己的女性主义坐标,从激进女性主义干将转为质疑女性主义政治和受害者哲学的后女性主义者。  相似文献   
4.
2020年5月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高校工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要将价值观引导融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之大格局,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在此背景下,高校外语教育应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其人才培养体系,发挥好课程的育人作用。本文基于作者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析外国文学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路径与方法,探索实现语言能力、学科专业、课程思政三位一体的外语教学的可行方案,构建新形势下外国文学教学新模态。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大学英语课程与教学改革所经历的历次争论的分析与研究,指出大学英语的最终出路不在于向左还是向右的方向问题,而是能否从根本上解决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问题。同时,分析了传统教学中影响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些因素,指出基于标准的教学才是从根本上解决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范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