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综合类   1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自然》第七册第3课的教学内容是“导体和绝缘体”。教材首先从实验出发,让学生运用导线、电池、小灯泡、鱼夹连接如图1的电路。依次在两鱼夹间接入材料。通过看小灯泡是否发光来判断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当验证人体、大地、不纯净的水是导体或绝缘体时,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将它们一一接入鱼夹间,看到的现象是小灯泡不发光,于是学生得出人体、大地和不纯净的水是绝缘体。而教材的结论是:“人体、大地和不纯净的水都是导体。”这样的矛盾使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说教材编写错误;有的说书本没有以事实说…  相似文献   
2.
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自然第七册中导体和绝缘体实验,学生按教材用电池、导线、小电珠组装成图1的电路。将被测材料接入鱼夹中,看小电珠是否发光,就很容易检测出铁丝、铜丝……是导体,橡皮、干木条……是绝缘体。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测试人、大地、不纯净的水,小电珠不发光,于是学生对教材中“人体、大地和不纯净的水都是导体”产生怀疑。学生用图1的电路做这个“导体”实验,小电珠不会发光,问题在于人、大地、不纯净的水与金属材料相比电阻大,同样电源(电池为3V)产生的电流不能通过,小电珠亮不了。因此,如何验证人、…  相似文献   
3.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了让学生认识地震产生的原因和开展地震演练活动,笔者将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22课地震一课的实验教学设计提供给大家,供参考。1地球构造的认识地球是人类生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自然第九册16课《热传导》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该实验是利用凡士林将火柴棍依次粘在金属棒上,酒精灯给金属棒加热。学生见粘在金属棒上的火柴棍依次掉下的现象,知道了什么是热传导。我在组织学生做以上实验时遇到一些困难:一是学生对凡士林很少接触,尤其是农村的学生更为陌生,在生活中很难寻觅。二是如果改用蜡做实验,效果则不佳。因为蜡是固态,要先加热变成液态,将蜡滴在金属棒上,再往上粘火柴棍。我们在实验中发现蜡的凝固时间较快,火柴棍难以粘上,反而造成整个教室硝烟弥漫,影响了学生健康。图1为此我们利…  相似文献   
5.
(1)特点 针对小学科学、科技教材中的电知识内容分布在不同册数、不同课数、不同课时进行教学的特点,该系列教具采用项目单元配置,集中保管,按教学内容的需要单块插接使用的方案,避免对学生知识学习的干扰。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 在小学科学"电热"的教学内容中,教材首先让学生用铁丝连接电池的正负极,组成1个短路电路(图1),然后让学生用手触摸连接的铁丝,体会有什么感受,由此让学生初步体验电热现象.再让学生用铜丝做同样的实验,体会有什么感受,从而得出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会发热,这种由电流产生的热叫做电热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新编四年级科学下册"电"单元第5课"导体与绝缘体"教学内容的实验安排是:让学生用导线、电池、小灯泡、鱼夹连接如图1所示的电路.在实验时,学生首先将两鱼夹连接,小灯泡发光,证明电路导通无故障.然后依次在两鱼夹之间接入铁丝、铜丝、铝丝、橡皮、布条、塑料等材料,学生看见有的材料接入电路中小灯泡发光,有的材料接入电路中小灯泡不发光.  相似文献   
8.
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自然第十册第3课《电热》的教学内容中,教材首先让学生将铁丝连接于电池的正负极,组成一个短路电路,然后让学生用手触摸连接的铁丝,体会有什么感受,由此让学生初步体验电热现象。再让学生用铜丝做同样的实验又体会什么感受。从而得出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会发热,这种由电流产生的热叫做电热。  相似文献   
9.
电能转换演示器重庆市巴南区鱼洞第四小学朱朝全一、原理用干电池为电源,电流分别通过小电珠、电热丝、电磁铁、喇叭、电动机,把电能转换成光、热、磁、声、动力等形式。二、特点和用途:1.用途:本教具根据小学自然教学大纲“电的用途”的要求而制作,用于小学六年级...  相似文献   
10.
用一黑色细导管控制进光量,当强光直射入管内时光敏二极管的阻值减小,触发音乐集成电路发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