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2 毫秒
1
1.
朱泰松 《教育文汇》2007,(10):43-44
不知不觉间,我已教了10年语文了。回想起来,我觉得自己和身边的同事们仿佛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把《教师教学用书》上关于文章的解析忠实且惟恐不能忠实地搬给我们的学生,有时甚至担心学生的理解与“教参”相悖了。可笑吗?不,可悲!阅读本该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而这种以“教参”为准绳的思维模式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多少有益的东西呢?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本英语讲义,是我初三下学期复习时用过的。8开的纸,共37张,全都是用旧式的油印机印出来。在今天这个IT时代,你已很难想象在钢板上刻完这本讲义该是怎样的一种劳动了。  相似文献   
3.
北宋周敦颐的《爱莲说》,是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花。此文章法极为严密,然而结尾“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突然打乱前文的节奏,似乎显得不移工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