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长久以来,学者囿于“五帝之世民无姓,贵而为官者始有姓”以及“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的观点,先秦时期的庶人没有姓氏的说法几成盖棺定论。但是,通过仔细分析,我们发现先秦时期的“姓氏”并不仅仅只是“世官世邑”的贵族们的特权。先秦时期的庶人与贵族虽然在社会地位及经济地位上存在差别,但是两者共同生活在同样的社会发展模式中,有着共同的文化心理,有着相似或者说是相同模式的血缘组织,因此在作为家族组织的标志的“姓”和“氏”上也不会有太大的差异,庶人阶层也是有姓和氏的。  相似文献   
2.
清代云贵总督张广泗在黔东南所实施的疏通清水江、屯军垦殖、设立场市等措施,为清水江流域之木材采运贸易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在苗族学者龙绍讷主持编纂之黔东南苗族土司族谱《龙氏迪光录》中,有遗文一卷,其中有竹枝辞11首,表现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类:一为反映风土民俗;一为揭露官场腐败之现实;一为反映人民疾苦之状况。通过这11首竹枝辞,我们可以大致了解清代苗侗社会之一斑。  相似文献   
4.
张广泗在贵州施政前后近二十年,经过张氏努力,使得“苗民杂粮、材木丰饶”,亦引得大量客民来黔垦荒、租山栽种等,为繁荣贵州农林经济作出极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龙氏迪光录》为黎平亮寨龙氏族谱,由晚清举人龙绍讷编修,其中涉及邱墓、祠庙、山川古迹形胜、管辖废宅驻屯、丁粮夫役吏目、桥梁亭台坊表、市肆、风俗、土产、衙署工廨等,对于全面了解黎平亮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