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要转变教育观念必须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囿于传统观念和现代体制影响,在人才观上存在片面认识,实践中存在人才高消费的现象,这既不符合社会人才分布实际,也脱离我国国情国力。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又何况是特殊的独生子女时代。但不少人错误认为高学历就是人才的代名词,重视学历而不重视真实学力,甚至认为知识经济就是学历社会,那种“研究生多多益善,本科生研究研究,专科生不要”的社会用人倾向,已经成为一种危险的导向。其实,我国人才结构从总的方面来说,还没有改变“金字塔”型结构,如果一味追求高学历,必然…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教师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心理素质,方能在不断的学习工作中陶冶自己的情操,具备高尚的师德。因而,教师的心理健康对于师德教育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教师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 ,良好的心理素质 ,方能在不断的学习工作中陶冶自己的情操 ,具备高尚的师德。因而 ,教师的心理健康对于师德教育至关重要。从心理学角度看 ,素质是指个人先天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 (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 ,大脑特征。)又称遗传素质。而教师的心理素质 ,是指教师在教育工作中 ,在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所表现出的本质特征 ,是教师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综合。衡量教师心理健康 ,既要符合一般人心理健康的要求 ,又要体现教师职业的特殊需要。具体指标是 …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