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如何在网络情境下进行学校教育科研,这里有一个方法论的问题,一方面,网络将引起研究手段的变革,另一方面,网络本身将成为教育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实际上,网络对教育研究发生影响,是要通过教育研究者这个重要的中介和桥梁,教育研究者主体本身也在发生着变化。笔者试图以一种动态的视角,探讨网络情境对学校教育科研的影响。一、网络影响教育科研队伍的变化———教师成为研究者主体传统的教育科研,主要包括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前者如教育实验、测验、调查,要求研究过程严密,研究条件严密,一般中小学教师无力承担;而后者的纯…  相似文献   
2.
美国大学模式在近代中国的导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美国大学模式的模仿、借鉴和融合,是近代中国大学发展的重要方面。梳理美国大学模式导入中国的历史进程,分析导入主体和导入内容的演变,揭示其特点,可为正在走向世界的我国高等教育提供历史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生态德育与环境教育之关系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生态德育的兴起在教育理论界,提出生态环境中也有道德问题,应将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纳入道德教育体系,是近十年的事。最先引起人们关注的是鲁洁教授写的《试述德育的自然性功能》(《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2)一文,文中提出德育的自然性功能。当时,有人提出不同意见,认为德育不应包括生态伦理(刘尧《德育有多少功能———与鲁洁教授商榷》)。此后,就相关的讨论停顿。只有《德育新论》(鲁洁、王逢贤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现代德育论》(戚万学等编著)赞同德育有自然性功能,认为应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研究的范畴。这一提法…  相似文献   
4.
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成为影响中国大学发展的主要国家,而郭秉文作为留美学生,在导入美国大学模式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有益的作用。以郭秉文及其东南大学改革为个案,分析美国大学模式在近代中国的导入与影响,对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6.
民国时期长沙女子职业教育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国时期,长沙女子职业教育发展居全国前列,并具有鲜明的特色:起步晚,但发展速度较快;课程设置切合社会需要;办学体制公私并进,私立为主;办学层次完整等.长沙女子职业教育在湖南教育史上写下了极有意义的一页,它为今天的湖南职业教育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重视进行生态道德教育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是《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的紧迫任务。我们要从新的时代视角审视德育内容和方法 ,坚持德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 ,以收到德育的实效 ,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这一认识 ,笔者认为 ,将生态伦理纳入学校德育 ,是德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本文将对此作初步探讨。一、将生态伦理纳入学校德育的必然性及必要性  生态伦理学在相当多的文献中也称环境伦理学 ,诞生于 2 0世纪 60年代。从莱奥波尔德的《大地伦理学》到诺顿的《环境伦理…  相似文献   
8.
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如果我是研究生导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实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理念,就要培养学生拥有坚实的知识基础、宽阔的学术视野和宽容的学术态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