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3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5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准实在论从反实在论出发,把实际上所有判断都理解为表达心灵的各种实践性思想或反应模式,如习惯、倾向、态度、情感等,而不是描述世界的信念.这一理论意味着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以判断形式表达的思想的形成和接受以及实践性思想都是非理性的.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这个理论的前提、逻辑、方法都是不健全的,尤其是它没有贯彻语用学的语境原则、去分析判断在语境中的关系.对判断所处语境的分析可以展示出实践语境的实践理性逻辑结构,这种为目的 服务的逻辑结构决定了判断是在特定共同体范围内有真理性的信念,科学判断在全人类范围内有普遍真理性,也决定了判断的形成和判定要遵循为真理服务的理论理性.  相似文献   
2.
3.
文章采用语言分析为主的方法揭示了汉森的观察理论存在的五个理论困境。然后指出,汉森用法问题的症结在于理论决定命题和观察结果命题,而把比较狭隘的语境中的用法误用到通用的、哲学的语境中,则是造成汉森用法的哲学问题的根本原因。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笔者对观察概念的基本主张:观察是获得感觉经验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自然辩证法"课程存在根深蒂固的学派化、政治化理解和课程设置的首因效应问题,这既不利于科学工作者发挥超越狭隘的专业知识技能的思考,也不利于他们深入到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问题、促进科学创新的学科价值的实现。因此要真正实现这个课程的价值不仅要在内容上,而且在形式上也要转型为科学技术哲学,并以新思路来建设,注重实效控制,加强学科理论的完善和方法化以及教学方式的实用化,加强组织、合作,避免重蹈覆辙。  相似文献   
5.
准实在论采取投射主义、表达主义的反实在论立场,同时又辩护对按投射主义理解的判断作出真假评价的权利,而解释真理概念成为这个任务的逻辑基础。准实在论提出过语义学解释、语用学解释和语源学解释三种解释,不仅没有给出准确的真理意义,而且导致了诸多问题。准实在论的真理难题启示我们,真理词项的处理要区分日常领域与各专业领域;对于具有客观性内涵的真理概念,应采取实在论去理解它所评价的判断。  相似文献   
6.
准实在论采取投射主义、表达主义的反实在论立场,同时又辩护对按投射主义理解的判断作出真假评价的权利,而解释真理概念成为这个任务的逻辑基础。准实在论提出过语义学解释、语用学解释和语源学解释三种解释,不仅没有给出准确的真理意义,而且导致了诸多问题。准实在论的真理难题启示我们,真理词项的处理要区分日常领域与各专业领域;对于具有客观性内涵的真理概念,应采取实在论去理解它所评价的判断。  相似文献   
7.
皮尔士等人揭示的溯因推理形式不是形成解释性假说的程序、逻辑运作或逻辑形式,而是假说形成后的论证推理形式。溯因中存在有规则的、连贯的概念链接关系。溯因首先是对所观察到的现象或其部分进行概念化,得到其所属的概念模式;然后根据所得的概念模式在已知领域搜寻与之关联的现象概念模式,得到另一概念模式;后面一个概念模式要么就是观察到的现象的原因假说,要么就是所观察到的对象的属性假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