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一、基本资料吕某,女,高二学生,彬彬有礼,言谈举止落落大方。独生女,家庭条件富裕,一直在父母的呵护下快乐成长,从小没有远离过父母,和父母关系良好。主诉:我最近总是无缘无故想到有关死亡的事情。有时候周围同学只要提到有关死的词语或事情.我就会联想到死亡,不由自主地想到如果有一天爸爸妈妈死了。就只剩下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感到非常害怕、孤独和焦虑。这种情绪一直围绕着我,  相似文献   
2.
有效利用学生的“错误”,挖掘隐藏在“错误”背后的内涵,化“错误”为学生学习的资源,化“错误”为教师教学的智慧,教学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21世纪以来,国内学者对工具性理解和关系性理解曾有介绍与评论,但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很少运用.对工具性理解进行本土化的解释,并提出数学理解的3个层次:工具性理解、关系性理解和创新性理解.以二元一次方程、分数的乘法、基本不等式3个内容为例进行了3个层次的剖析.给出多层次的数学理解分类:工具性理解的分类;关系性理解的分类;创新性理解的分类.  相似文献   
4.
向量欣赏     
朱赛飞 《数学教学》2010,(6):F0002-F0002,1,2,48
这是一个新的栏目.如果说语文教学重欣赏,那么数学教学则往往只重解题,缺乏欣赏.课堂上引入了一个个的数学概念,也把一道道数学题解完了,却不讲好在哪里.实际上,数学欣赏是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更是吸引学生“喜欢数学”的必要步骤.欣赏是需要“指导”的.数学欣赏重在内涵的揭示,价值的体现,思维之精妙,充满了文化气息.本刊在今年第一期已经刊出“关于方程概念的欣赏”一文,今后还将在本栏目中继续发表相关文章.我们热切地欢迎读者来信研讨、评论和赐稿,把栏目办好.  相似文献   
5.
解析几何中的范围问题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但由于此类问题涉及的知识面广,变量多,计算量大,使得学生往往感到难以把握,本人在高三复习时通过不断“变脸”的模式,以各种变式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