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1.
2.
正德育的过程就是引导个人合于德性的现实生活展开的过程,它的根本目的就是人的幸福生活。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提出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新课程理念也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我们在德育时一定要注意寓于生活。一、把学生的生活素材引进课堂  相似文献   
3.
4.
叶澜教授曾在《叶澜自选文集》中指出:“承认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承认他们每个人都是唯一的这一个,相互之间存在差异。这是学生观中‘差异性’的主要含义。有了这样的观念,就能注意克服教育中追求完全趋同、整齐划一的弊病。因为每个人不可能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不可能用同样的速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