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1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的前言部分,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把以前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的说法,改为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使语文的定性从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跨文化语用失误对外语教学的影响日益突显,跨文化语用失误得到了语用学界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跨文化语用学和语用失误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围绕外语教学中学生表现出来的语用失误展开讨论,分析跨文化语用失误形成的原因,并对改进外语教学提出若干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清人刘熙载论艺独具只眼,他在其名著《艺概·诗概》中说:“昌黎诗往往以丑为美。”刘氏虽未就此作进一步阐发,但有此一说,已为后人窥探韩诗的艺术独创性开辟了一个合适的窗口。 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美与丑都是客观存在的。法国杰出的浪漫主义大师雨果指出:“万物中的一切并非都是合乎人情的美。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与共。”(《<克伦威尔>序言》)在中国文学史上,比  相似文献   
4.
“让每一位学生都走向成功”,是我校跨入新世纪后提出的全新理念,也是追求的最高目标。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走向成功,不仅要进行诸多方面的配套改革,而且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员育人。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造适合学生的现代教育氛围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是一种开发性、创造性、主体性教育;它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操、品质和人格;它是要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发展人的能力;它要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既有获得学习成功的喜悦,又有品…  相似文献   
5.
6.
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发挥教师在大学英语分层教学中的关键作用,提高教学效果是诸学者关心的问题。本文以心理学家Feuerstein的中介作用理论(Mediation Theory)为基础,着重探讨教师中介作用对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的重要性,期望引起大学英语教师的反思,并在中介理论指导下调整教学风格,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效果;进而,提高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7.
藏族作家阿来与新写实小说作家的作品广受读者的喜爱,其强大的生命力与号召力来源于其原生态的创作,真实反映了人生、人性,从而引发读者对人生的思考。他们的作品在描写生活及人性的原生态上具有相同性,表现了爱情、亲情、人间真情在残酷现实中的沦丧,引人深思。同时两者在写作手法上存在不同点,阿来用参与者的身份宏大叙事的手法真实反映历史,拷问历史;而新写实小说作者则以旁观者的角度从生活琐事中反映人生、人性。两者的原生态创作虽然存在不同,但同样的剖析人性,反思人生使他们的作品在文坛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8.
基于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2010年在全国40余所大学采集的教师和大学本科生调查问卷数据,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大众化阶段高校教师学术职业分化中的生师互动模式进行研究。调查结果显示: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已开始出现功能分化;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进程中的院校及教师职业分化是影响生师互动的直接因素和变量;生师互动与学生成长、学习收获和就学满意度直接相关;生师互动作为教育场景中的人际交往活动,深受社会环境、教育体制和教师职业变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同属亚洲的日本和新加坡在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同时又存在诸多不同。围绕两国学校德育的指导思想、主流价值观、方式方法和德育环境等方面探讨它们学校德育的差异性,可以为我国德育工作提供些许理论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评价秦观“扬其词而抑其诗文”的成见中走出来,对秦观诗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作出具体的分析,恰当的评价,肯定其在宋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提请人们从诗词文的结合中去认识一个完整的秦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