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一夏衍的《包身工》中有这么一段文字: (1)一个穿着和时节不相称的拷绸衫裤的男子大声地呼喊:“拆铺啦!起来!”接着,又下命令似地高叫:“芦柴棒’,去烧火!妈的,还躺着,猪猡!”在讨论“芦柴棒”属于哪种修辞格时,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芦柴棒”是借喻,因为能改成明喻:她瘦得象芦柴棒一样。另一种意见认为:“芦柴棒”是借代,因为“芦柴棒”是一个年龄十五六岁、手脚都很瘦的包身工的“外号”,这是以别称代本名。  相似文献   
2.
0.1 做定语和谓语是形容词最基本的语法功能。可是,有一类形容词却不能做谓语,吕叔湘先生称之为“非谓形容词”。他说:“这种形容词,单语素的不多,只有男、女、雌、雄、正、副、横、竖、青、紫、单、夹等。多数是双语素的,如个别,共同,主要,新生,慢性等;还有一些是三语素的,如多年生,无记名等。……由于现  相似文献   
3.
一1.1 本文的“单音节形容词”仅指一般的单音节形容词,例如大、小、红、绿、苦、甜等等,而不包括单音节的非谓形容词,例如男、女、正、副、单、夹等等。因为非谓形容词和名词组合仅具有分类作用,这一点已经明确,没有继续讨论的必要(考看拙文《非谓形容词的语法特点及本质》,载《商丘师专学报》1985年1期)。所谓“组合”,也仅指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