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利用不等式求函数最值简洁明了,方便易行,常常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深受同学们喜爱.但如果不注意限制条件,也会常常致错.本文就利用不等式求最值中常见错误作出归类分析.  相似文献   
2.
《水利学报》论文作者的洛特卡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计算给出了《水利学报》论文作者服从洛特卡(Lotka)分布f(yx)=0.7509/x^2.5373的结构,并对此结论进行了检验分析。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精益建设技术与项目绩效之间的内在作用机理,构建基于BP和SVM变量筛选的6S、可视化管理、最后计划者等7种精益建设技术与知识能力、财务、业主等5个项目绩效分项指标和综合指标的耦合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在精益建设技术特征与项目绩效分项指标的耦合模型仿真分析中,基于GA-BP的预测模型比标准BP神经网络模型精度要高;在精益建设技术特征与项目绩效综合指标的耦合模型仿真分析中,基于SVM的预测模型比GA-BP的预测模型精度要高。另外,利用BP和SVM结合MIV算法进一步探究不同精益建设技术对项目绩效各指标和综合指标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为项目利益相关者提高项目管理绩效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语文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改革绩效评价方式、拓展语文教学空间等方面寻求突破,要在生成学生认知能力、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等方面有新收获。一、激发兴趣,催生情感,努力创设情景交融的教学氛围  相似文献   
5.
李书全 《快乐阅读》2011,(22):164-165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一个创造过程,语文素养的生长点往往来自学生。为此,教师必须认真倾听学生的每一个发言,捕捉教学的契机。教师要完全蹲下身来,平视学生,用真诚的心灵倾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用温暖的眼神关注每一颗敏感的心灵,用润物无声的语言或形体感召每一个灵动的活体。同时,小学生既有天真烂漫,活泼可爱,对老师的话顶礼膜拜、深信不疑,又童言无忌,敢说心里话。童稚也是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教学中教师稍用点心计,可以调动小学生参与互动的热情。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重大科技项目立项评价直接关系着国家科技计划实施的质量。然而由于立项评审的复杂性,对其进行评估往往面临许多问题。支持向量机作为结构风险最小化准则的具体实现工具,具有全局最优、结构简单、分类精确性好和泛化性能强等优点。将支持向量机用于重大科技项目的立项评审中,并取得了较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元分析方法 (Meta-Analysis)得到的建筑企业采纳精益建设技术影响因素基础上,构建建筑企业精益建设技术采纳决策指标体系,建立精益建设技术采纳决策模型,并应用支持向量机算法(SVM)对样本数据进行训练、仿真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元分析方法能够科学、全面地筛选出采纳精益建设技术影响因素,而基于支持向量机算法的企业精益建设技术采纳决策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可为潜在采纳企业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对组织提高建设项目管理水平,提高生产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防止遗传算法成熟前收敛的有效方法(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群体多样性角度对成熟前收敛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两个有关定理.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基于群体多样性和自适应交叉、变异率的改进遗传算法.通过四个典型函数的实例验证,证明了本文提出的改进遗传算法是一种有效算法.  相似文献   
9.
以建筑企业员工对精益建设技术的采纳意愿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获得精益建设技术采纳意愿影响因素的数据,并利用粗糙集筛选出其中的重要影响因素;然后以技术接受模型为基础,借助系统动力学工具构建影响因素与采纳意愿的仿真模型,利用BP神经网络结合MIV算法来确定模型中的参数,并通过计算机仿真对比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在不同技术成熟度下对采纳意愿的影响程度,探析影响因素与采纳意愿之间的作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影响因素对员工采纳意愿作用明显,其中精益建设技术感知有用性最显著,其次是精益建设技术感知易用性,而精益建设技术感知愉悦性的作用相对较弱。最后,就提高员工对精益技术的采纳意愿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