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近一段时间,贺岁卡又悄然登上商家的柜台,前几天,我们进行了一次课外实践活动,让大家分头调查一下贺岁卡市场,大家都去过吧?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生:我发现,大多数商场的文化用品柜台,还有路边小地摊上都有各种各样的贺岁卡。师:你是从销售渠道入手调查的。生:我发现今年的贺岁卡品种比较多,有平面的、立体的,还有一些音乐贺卡。师:你是从品种入手调查的。生:……(略)评析教者从引导学生汇报、交流调查结果来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已经是2002年的12月29日了,再过两天,就是———生:新年元旦。师:在这…  相似文献   
2.
校园公共空间缺失是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诸多挑战之一.文章立足这一背景,从文化建设的视角出发对学生社团的本质和文化功能作了解读,并从信息传导、个体发展、规范激励和环境优化等方面提出了学生社团功能开发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文本作为师生间对话的重要伙伴,是阅读教学藉以展开的对话对象,是具有重大价值的“有意义的他者”。因此,阅读教学所追求的对话过程,就是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三者心灵的沟通、精神的交流,进而达到视界融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学生素质拓展,既是一个目标体系,也是一个平台体系,更是一个实践体系。在国家"高职计划"实施过程中,示范院校如何实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是一个重大课题。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将关注学生成功就业与职业生涯的成功结合起来,以助力学生职业化成长为主线,融素质拓展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初步构建起以突出职业素质养成为特色的学生素质拓展体系。  相似文献   
5.
李仁平 《考试周刊》2014,(59):160-160
我国农村很多地方条件艰苦,交通不便,文化信息闭塞落后,群众生活贫困。为了养家糊口,父母双双外出打工,给学校带来了大批"留守学生",越来越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难中之难。本文着力探讨应如何对农村留守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大语文教学观已越来越为广大教师所认识和接受。“把语文教学视为一个整体,取消课内和课外的严格界限,组织教学活动”;“坚持课内与课外两条腿走路,重视和充分利用语文课以外的语文教与学的广阔空间,开辟学生语言学习和语言实践的大课堂”等教学观念的提出,呼唤着语文教师要摈弃传统的以课堂为主、课外为辅的教学思想,构建全方位的语文教学网络。笔者认  相似文献   
7.
《语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本作为师生间对话的重要伙伴,是阅读教学藉以展开的对话对象,是具有重大价值的“有意义的他”。因此,阅读教学所追求的对话过程,就是实现教师、学生、本三心灵的沟通、精神的交流,进而达到视界融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培养具备较高安全素质的大学生,是高校对社会和时代需求的积极因应,也是高校职能的内在规定。构建校园安全文化是更高层次、也更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的途径。大学生安全素质的培养,需要构建从小学到中学、大学的纵向对接和整体实践体系,需要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横向贯通和良性互动,强烈呼唤全社会范围的全员参与。  相似文献   
9.
培养具备较高安全素质的大学生,是高校对社会和时代需求的积极因应,也是高校职能的内在规定。构建校园安全文化是更高层次、也更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的途径。大学生安全素质的培养,需要构建从小学到中学、大学的纵向对接和整体实践体系,需要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横向贯通和良性互动,强烈呼唤全社会范围的全员参与。  相似文献   
10.
对湖北省高职院校的调查表明,当前学生社团与企业的互动,主要在于获取资源、拓展空间,社团则以自身的资源和优势,为企业提供反馈服务,开展合作开发。在校企文化互动中,学生社团发挥着中介、过滤、再殖等作用,少数社团以其特有的“黏合力”推动着校企合作的深化和发展,校企共同组建的新型社团开始出现;同时,受企业文化的影响,学生社团也存在过度“市场化”的风险。总体看来,学生社团的文化价值亟需得到校企双方的重新认识,其作用的发挥也将取决于校企双方共同创设的良好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