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教育   5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纲”指出:“讲解课文要处理好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一般地说,可以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教学。”这可以说是进行阅读教学的一条规律。我们对这条规律如何理解呢?下面谈谈我个人的体会。阅读教学过程,应分三步: 第一步从整体入手,这是阅读教学的起点。讲解一篇课文从整体入手,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所决定的; 1.一篇文章的本身具有整体性,是内容和形式相结合的统一体。文章的各个组成部分是围绕  相似文献   
2.
《现行大纲》对于识字教学作了一个重大改革,提出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并且适当地减少了识字量. 关于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以识字为重点”的提法,自古已然.我们的前人,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一条经验,就是识字是读书和作文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认识了相当数量的字以后,才有条件进行读书和作文.因此,过去的语文教学,是从识字教学开始的,并且提倡集中识字.当时编写的识  相似文献   
3.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意识倾向.一个对语文有兴趣的学生,他的意识就常常倾向语文,不仅课内注意听讲,积极完成作业,而且在课外也想方设法寻找语文读物,甚至为了钻研语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已经引起了广泛的重视。教育部1978年2月颁发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明确提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识字、看书、作文的能力。并且指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培养他们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打好初步的读写基础。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使学生能够理解书面语言,也要使学生能够理解口头语言;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的农村小学师资,无论在质量上还是在数量上,与发展农村教育的要求都还有一段很大的距离。据统计,我国小学教师未达到应有学历的占百分之四十五;从实际教学业务能力看,不合格的大约占三分之一。农村小学中不合格的教师,恐怕还不止此数。这的确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现有的师资,是远远不能满足发展农村教育的需要的。为了解决以上这些矛盾,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八三年五月六日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中着重指出:“建设一支稳定、合格的教师队伍,是办好农村学校的重要关键。”师范学校是培养教师的摇篮,必须在“稳定、合格”这两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6.
《新大纲》规定:“讲解课文要处理好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一般的说,可以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教学。”这是一个老问题。过去我们进分阅读教学,在讲解课文时,就是按照“整体——部行——整体”亦即“综合——分析——综合”的顺序进行的。《新大纲》为什么要把这个老问题重新提出来呢?值得我们研究一番。  相似文献   
7.
什么叫做语感?我国语文教育专家叶圣陶先生说:“……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267页)简而言之,所谓“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的感受能力。人们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应该从小就逐步培养起来。  相似文献   
8.
(三)面批北京市第一实验小学王有声老师曾介绍过他面批学生作文的经验,现在摘要转介如下: 有一次,王老师指导学生写《一篇日记》。有一个优等生,写了一篇《参观玩具展览》。从全篇看,写得不错。可惜结尾是这样写的: “今天,通过看玩具展览,我很受教育。我一定要好好听党的话,用‘三好’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长大做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显然,这样的结尾段对全文来说,是美中不足的。王老师认为,这样的文章,如果只在成绩上打个“优下”,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没有帮助的。于是他就利用课间休息的时间,找这个学生在走廊上无  相似文献   
9.
秦皇岛青云里小学特级教师刘汉鼎老师,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对如何培养高年级学生的读写能力,摸索出一条宝贵的经验,这就是“精讲、博览、细察、勤写”。精讲刘老师认为,精讲要从语文教学的目的出发,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着力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学习读书方法。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选取鲁迅生前的几件典型事例,表现了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精神。他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识字、看书、作文的能力。识字、看书、作文三者,识字是基础。小学语文教材必须从识字教材开始,循序渐进地向学生进行读写训练。 识字教材在语文教材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