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中国近代史上,袁世凯是一位极其特殊的人物。从1910年到1916年的短短七年中,袁氏三变其身:从“回籍养疴”的开缺大员,一变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清廷重臣,再变为中华民国的第一任正式大总统,三变为中华帝国的洪宪皇帝。其身份变化之剧,地位飙升之速,人生结局之悲,在近代中国几乎无人可匹。自袁氏盖棺至今已九十年,其间写袁、论袁者足有数十上百家。虽有人详论袁氏对于中国近代化的作用,但其头上“卖国贼”、“窃国大盗”的帽子却一直戴了将近九十年。近十年来,为袁氏摘帽子的文章为数甚少,而整体上公正评袁之作更是少之又少。  相似文献   
2.
爱国爱民的“布衣将军”冯玉祥先生 ,曾于 2 0世纪 30年代前期两次隐居泰山 ,期间读书砺志 ,为民造福 ,尊烈敬贤 ,宣传抗日 ,诸多事迹在泰山当地传为佳话。但时过境迁 ,史迹淹灭 ,挖掘整理相关史料 ,并和近几年新发现的一些旧址与遗迹一同综述 ,有助于凸现冯玉祥先生“天下为公”的精神 ,丰富普照寺景区文化内涵 ,亦为纪念辛亥革命 90周年献礼  相似文献   
3.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职业教育对区域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显现。这一作用的有效发挥,需要政府发挥其引导与支持作用,修补立法缺陷,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鼓励和引导企业参与,全面构建质量监控体系,促进职业院校的教育创新,以此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当代大学生的总体幸福感是学者们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问卷》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在郑州大学以随机方式对部分大学生进行测量,旨在研究大学生的依恋类型和总体幸福感的关系,结果发现:依恋类型对总体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此次调查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幸福的含义,从而正确地认识幸福,追求幸福.  相似文献   
5.
梁景和先生新著《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论辩》一书,史料丰富,结构严谨,叙述清晰,第一次廓清了20世纪后半期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论辩的体系与脉络。书中的整体分析与个案点评以及研究思路的建议,具有重要的启发性与创新性,也显示出作者治史的公正立场、敏锐眼光与卓越见识。虽在近代史基本线索的“现代化”论等问题上似着力不足,但瑕不掩瑜,该书仍是继续探讨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及其论辩不可回避的重要学术著作。  相似文献   
6.
民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权创造了具有革命含义的红色礼俗,其以简洁为本色、以革命为指向,深刻改变了根据地和解放区的社会日常生活,尤其在延安时期增加了以毛泽东权威为核心的个人崇拜特色。在根据地和解放区,不断传播的红色礼俗逐渐取代了传统礼教,重新塑造了民众的行为与观念,在革命运动中发挥了重要的社会动员与政治整合作用。不过,红色礼俗并没有完全打破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而是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威权化的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7.
以往学界讨论袁世凯祀孔多从其个人称帝与信仰危机的角度出发,若从“大一统”的视角进行观察,可呈现其新的历史面相。袁氏当国伊始,在争议声中将北京孔庙祀孔典礼纳入国家礼制,使之成为新“大一统”体制的重要一环。1914年9月28日,袁氏亲临孔庙,行礼如仪,场景肃然有序。袁氏祀孔虽有维系传统礼俗之名,但重在彰显其独掌国家治理大权的正统性、权威性与“治教合一”方略。由于袁氏在祀孔问题上始终回避民主共和理念,因而受到宗教界、国民党与新知识人的质疑与批判。其祀孔典礼虽连年举行,但终究无助于政治文明的进步。如何建设过渡时代的“大一统”体制,成为需要解决的国家治理制度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