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青藏高原冶铜业的起源甚早,距今5600年4000年左右的宗日文化中已有铜器出土。青海齐家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砷铜、青铜器物及拉萨曲贡遗址中出土的铜簇说明,距今4000年左右青藏高原已进入青铜时代。青藏高原可能较早接触到了来自西亚、南亚的冶铜技术,除区域内有交互影响的考古学证据外,也对我国中原地区的冶铜业产生过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近现代中国出现的几次儿童读经运动中,儿童的身体被当做文化锻造和政治设计的对象,在被锻造和被规训的过程中,儿童的身体具体而微地体现了近现代中国政治与文化变迁的轨迹与脉络。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儿童身体的现代化是以其身体的工具化为代价的,而儿童读经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矮化和扭曲儿童的身体及其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3.
仁学批判模式在先秦时期的发展 ,呈同一性至特殊性的发展历程 ;由于与时代背景的契合呈现分散趋向 ,仁学批判模式存在着封闭与僵化的倾向 ;中和的价值规范 ,使批判的两端拘泥于自我对照 ,批判视角向解释性倾斜  相似文献   
4.
孟子将“义”与“利”这两个伦理概念统归在以性善论为释义背景的仁政思想之下,形成了先秦儒学理性化、现世化的义利观。以“义”统“利”、“义”“利”相兼的义利观既是对儒学理想主义社会模式的继承,也是战略时代儒学走向现实的一个表现。它将个体的否定性纳入总体化的德性伦理中,并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群体权力的外在意义,为“仁”的实现找到了内在的伦理依据。  相似文献   
5.
宋人汪0辑佚《子思子全书》和清人黄以周辑佚《子思子》,思路和方法与所处时代的学术兴味和学理特征密切相关。宋人汪0辑佚此书的目的是为了弘扬儒学"道统",所辑《子思子全书》与原本《子思子》多不相合;清人黄以周受清代考据实学之风的影响,辑录的相关篇章皆有据可查,他的辑录本与《子思子》一书的原貌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6.
蜚声世界文坛的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百年孤独》,是著名的哥伦比亚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得意之作。作者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通过革命军总司令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一家七代人的人生经历,描绘了加勒比海沿岸某国小城镇马贡多从荒芜的沼泽地上兴起到最后被一阵旋风卷走,布恩地亚家族的最后一代人被蚂蚁吃掉,以至完全消失的  相似文献   
7.
本通过分析当前学术界对郭店楚简儒家篇章的归属论争,提出学术界对《礼记》与《子思子》的篇章进行分隔式的划分,造成了归属问题上不必要的争执。郭店楚简中属于儒家的篇章一部分是子思及其学派的作品,可归入《子思子》;另一部分属于《子思子》释义背景的思想资源,不能归入《子思子》,但系解释子思思想来源的重要篇章。目前可以明确归入《子思子》的作品有《缁衣》、《五行》、《中庸》和《鲁穆公问子思》。  相似文献   
8.
先秦仁学知识结构是仁学体系持续地体验和反思社会现实的过程中形成的,用于生成新知和注解当下语境的知识资源与思想基石,其最为根本的特质在于批判型的知识与思想倾向."仁"的批判性是先秦仁学体系中具有通约特质的知识性格,它的真实意义在于提醒人们只有通过持续的反思与批判,才能在变动不居的历史语境中找到与现实社会进行对话的知识立据和思想通路.  相似文献   
9.
有清一代,河湟洮岷汉人多受藏传佛教影响,在民间社会,丧葬、祭祀活动中常有藏传佛教僧人的身影,藏传佛教也借助节庆、法会吸引汉族信众;汉族士人对藏传佛教或持批判态度,或示以宽容,他们的言论行止中亦可循迹藏传佛教对汉人社会的一些影响.  相似文献   
10.
儒家“大一统”观念和“外王”思想对古代士人的政治心理、价值取向影响深远,士人文艺作品的儒学化色彩也颇为浓厚,这在历代咏湟诗文中亦有体现.本文通过分析中原文人以河湟为地域指涉所创作的古典诗文,以及曾游历、任职或生活在河湟地区文人们的诗作,来分析历代咏湟诗文的儒学化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