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李光和 《历史档案》2011,(2):117-124
司法改革的进程中,执行和运作法律的人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中国,孟子言:“徒法不能以自行.”在西方,法学家哈耶尼(Evan Haynes)也曾说:“对正义的实现而言,操作法律的人的质量比其操作的法律的内容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耆英是中国近代第一批从事对外交涉的主要代表之一。“务存大体,量为变通”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耆英对外交涉的两个重要的原则。在对外交涉中,耆英试图尽力维护中国传统的对外观念及其对外体制,保持天朝上国的尊严。而在列强的军事恫吓下,他被迫签订了近代中国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丧失了大量的国家主权。对此,耆英则以“法穷则变,量为变通”为词来辩护。  相似文献   
3.
鸦片战争前后,耆英对西方先进的军事装备技术、基督教文化与医疗以及中西的通商贸易等有了新的了解.这些对西方新的认识,是指导其对外交涉的思想前提,也直接影响着当时清政府外交方针政策:诸如"力持和局"、基督教弛禁及"以商制夷"等等.  相似文献   
4.
对《化学教学》2014年第10期“中学化学中若干似是而非的论断”一文中“只要从形式上符合特征即可,不管其实际的反应历程如何”的论断提出异议.从教学现状出发,分析中学化学教学出现“若干似是而非论断”的一些主客观根源.分析说明“化学反应四个基本类型”分类的标准,指出活泼金属氧化物跟水生成相应碱的化合反应不属于“水解反应”;Cl2与H20生成HClO和HCl的反应属于歧化反应本质更深刻;用加热法区分NaHCO3和Na2CO3的方法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模式的提出,我党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艰辛、曲折的探索。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公民的、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6.
党的执政地位的获得,是历史的选择,要保持执政党的历史地位,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清醒认识党的历史方位,历史使命与历史机遇。总结党的执政历史经验,认识和把握党的执政规律,不断地探索并总结新经验,有效地推进执政主体建设。  相似文献   
7.
“鸦片战争前后耆英对禁烟问题持消极态度”的论断有失偏颇。鸦片战争前夕,耆英在盛京地区的禁烟行动积极,态度明确,效果显著;在战后有关鸦片问题的中英交涉中,能贯彻清政府的禁烟主旨,遏制了英方企求鸦片开禁的意图。  相似文献   
8.
探讨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优缺点,得出在语文教学中正确使用多媒体技术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人类社会文明是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构成的文明体系,政治文明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探索,我们走过了一段艰辛,曲折的历程。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立足于中国的历史实践,从中国国情出发,批判继承传统历史文化,借鉴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同时,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0.
梁启超、孙中山都是在游历欧美大陆之后,才开始注重社会主义学说传播的,梁、孙二人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一方面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儒家的“均平”、“大同”观念的烙印,另一方面,又受到形形色色近世西方社会主义流派的影响;从其内容本身来考察,梁、孙二人的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双重性和层面性,即均是“大同社会主义”与“国家社会主义”的统一结合,这是二者之共性;而梁启超、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的唯一分歧,即在于梁启超的社会主义是避免一切暴力革命的社会主义,孙中山的社会主义则是避免社会主义革命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