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综合类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爱国主义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育人的思想要素之一。中国现代文学作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壮丽史诗的形象记录,爱国主义是一个贯穿主题。教学中无论讲述文学思潮、介绍作家、分析作品,都应强化爱国主题,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以期收到教书育人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各类文学都有其短长。一个有才能的文学家就要扬长避短,乃至化短为长。就拿戏剧文学来说。为适应舞台演出的需要,剧作中的人物就不能象小说、电影剧本等那样在广阔的空间里自由行动。戏剧的空间虽然表现为场景设置,但它带来的还有人物活动与剧情运动问题。如果剧作对此处理不好,就会给人沉闷感。  相似文献   
3.
曹禺的第一部剧作发表至今已六十年了。六十年来,曹禺剧作演出不衰,其价值愈来愈引起中国和世界的重视。本文从中国现代戏剧史的角度、从戏剧文学的要求、从舞台演出、从中外学者对曹剧的评价四个方面论述了曹禺在中国和世界戏剧史上的地位与影响,认为曹禺是把中国话剧文学引向成熟的作家,是把话剧艺术推向高峰的作家,也是中国话剧的奠基者之一;曹禺对世界戏剧亦有着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4.
作者根据自己在外语系进行《大学语文》教学的实践经验,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文学的主动性、积极性的问题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5.
哈尼族民间文学以优美为主要的美学形态,但同时也有着崇高形态,只不过崇高往往被优美掩盖。这是今天的情形,在古代并不是这样。古代是以崇高为基本形态,至少崇高是与优美并立的形态。神话最能典型地说明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文学巨著《子夜》的艺术渊源在哪里?在《红楼梦》。可是茅盾生前避而不谈《红楼梦》对自己创作的影响,这是为什么?本文作者从宏观着眼,不仅说明《子夜》受了《红楼梦》的巨大影响,而且论证了受影响的原因,同时指出了《子夜》对《红楼梦》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人物出走”虽然古已有之,但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位戏剧家象曹禺那样自觉地运用它。从《雷雨》、《日出》、《原野》到《北京人》、《家》,无不描写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出走。曹禺通过人物出走,表现了独特的思想和艺术追求。本文仅从艺术方面来看,认为曹禺剧作是把人物出走作为戏剧因素和结构因素来使用的。出走是一种大幅度的动作,这就能突出戏剧艺术的特性。出走能加剧矛盾冲突,能制造悬念,能把戏剧矛盾由低潮推向高潮,能造成剧情的“动荡感”和舞台的“运动感”,能产生出“陡转”、“跌宕”、“吃惊”等的吸引力,因而,人物出走能收到良好的戏剧艺术效果。由此可知,人物出走是曹禺戏剧艺术的一大建树,是对中国乃至世界剧坛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