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我曾经在《健康时报》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梅雨天学会摆脱“霉”情绪》。毫无疑问,坏情绪会让生活犹如梅雨季节,而愉快的心情则如灿烂阳光,让生命充满生机。其实,只要一些小小的招数,就能让心情同外面的世界一样春暖花开。由此我不禁联想到我们的课堂教学。课堂上,学生有气无力的读书声,没精打采的模样,茫然呆滞的眼神……  相似文献   
2.
我曾经在《健康时报》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梅雨天学会摆脱“霉”情绪》,毫无疑问,坏情绪会让生活犹如梅雨季节,而愉快的心情则如灿烂阳光,让生命充满生机。其实,只要一些小小的招数,就能让心情同外面的世界一样春暖花开。由此我不禁联想到课堂教学,课堂上,学生有气无力的读书声,没精打采的模样,茫然呆滞的眼神……  相似文献   
3.
童年是美好的,它如同五光十色的肥皂泡,映着孩子们单纯、好奇、充满幻想的笑脸.在小学生活中,这个肥皂泡也一度因童心受到压抑而失去光彩.从低年级开始就已出现了许多厌学的孩子!作为老师,看着课堂上一个个呆坐、茫然的孩子,怎能不心急?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理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意识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语文课要设法让孩子们爱发言、爱提问、爱幻想……  相似文献   
4.
爱默生在《论自信》中说:“在每一个人的教育过程之中,他肯定会在某个时期发现,羡慕就是无知,模仿就是自杀。“老师说”自古以来就是学生嘴上的经久不衰的口头禅,仿佛只要加上这三个字,一切的语言就变成不可颠覆的真理。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倡导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观。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用自己的方式去探求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有所获,确有所得,让课堂活起来,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乐园。  相似文献   
6.
爱默生在《论自信》中说:"在每一个人的教育过程之中,他肯定会在某个时期发现,羡慕就是无知,模仿就是自杀。"老师说"自古以来就是学生嘴上的经久不衰的口头禅,仿佛只要加上这三个字,一切的语言就变成不可颠覆的真理。  相似文献   
7.
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灵魂,其核心价值在于塑造人、发展人。一位哲人说过:“如果没有德性,知识越多,造成的罪恶就越大。”这就昭显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古代教育中,礼(德育)是“六艺”之首。大教育家孔子在《论语》中指出:“弟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就说明实行“孝”“悌”等道德修养应先于“学文”。当前一些青少年缺乏社会公德,不讲文明,没有礼貌,理想淡漠,心灵脆弱,贪图享乐,不思进取,面对这种种问题,无一不令人忧虑。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倡导要树立"以人为本"、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观.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用自己的方式去探求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有所获,确有所得,让课堂活起来,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乐园.  相似文献   
9.
童年是美好的,它如同五光十色的肥皂泡,映着孩子们单纯、好奇、充满幻想的笑脸。在小学生活中,这个肥皂泡也一度因童心受到压抑而失去光彩。从低年级开始就已出现了许多厌学的孩子!作为老师,看着课堂上一个个呆坐、茫然的孩子,怎能不心急?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理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