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通过统计金陵十二钗在四大家族中所占的比例,分析十二钗的入选原则以及她们在文本中的妙用,按照正室入“正册”,妾入“副册”,丫鬟入“又副册”的文本暗示,较阅前人对“又副册”的见解,揭示“正册”的影响力,推出自己心中的“又副册”。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状态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指出所谓的"学困生",其实是学生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低谷。教师应该在教书的过程中兼重"育人":运用自身的知识,针对学生个体,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化压力为动力,采取激励与鼓励等办法,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荣誉感,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让学生自觉学习,快乐学习。  相似文献   
3.
对《荷塘月色》的教学,如果采用传统的结构分析法,学生难免对该文缺乏深刻的认识。而采用审美阅读的方法,效果则大不相同。文学欣赏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审美过程。西方美学强调视觉、听觉感官的审美功效,中国美学则强调“五官整合”。用审美阅读方法阅读《荷塘月色》,就是在课文中寻找各种感官的思维。听觉。“墙外孩子们的欢笑声”不见了;妻在屋里“哼着眠歌”。我想听孩子们的欢笑声,听不到;我不想听妻的眠歌却听得清清楚楚,难免心情苦闷。故而决定出去走走———去荷塘的原因。到荷塘之后,“我”听到两种声音:一是现实中的“树…  相似文献   
4.
从人格心理学的视角解读《高祖本纪》,阐述了梦魇、心像、本能对刘邦人格的扭曲,以及“人格面具”在刘邦成功中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6.
钟优民新著《陶学史话》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华基 《九江师专学报》1992,11(2):82-83,87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