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法学实践教学在我国虽处起步阶段,但却是法学专业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对法律职业发展潜力、法律实践运用能力的强调,更加凸显实践教学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理工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应围绕科技类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这一核心,从"实践教学环节顶层设计、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师资培养、实践教学环节操作落实"等层面进行,以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操作,建立完整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理工领域的卓越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2.
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新作《带灯》是继《古炉》后暌违两年的"转身"之作。笔者试从主人公"带灯"命名的寓意入手,并从人物周边神秘叙事的驱散看到作者的意识形态考量,最后结合作品文本的俯视视角看出作者的政治浪漫想象以及精英叙述意识的渗入。  相似文献   
3.
余华早期以他对暴力、苦难的自然主义描述和看似漫不经心的叙述态度在读者心中留下了特有的"余华标签",之后以《在细雨中呼喊》为界,余华的小说创作逐渐进入一个新的建构形式和人文境界。但是运用俄国托马舍夫斯基关于母题分类理论探析余华小说后,发现其无论怎样改头换面,"弑父"、"宿命"、"肢解"这些先锋标签都如影随形,余华就是从这些角度窥探世界,表达自己所见和理解;同时这些母题类型也处于不断的变化重构之中,后期随着客观态度的偏移,人文感情的投注,与先锋渐行渐远,反而与时代主题共鸣产生了暧昧不明的游离关系,人文内涵更加蕴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